[实用新型]炉门刀边更换小车保护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6948.1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7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宋衍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5/00 | 分类号: | C10B45/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门 更换 小车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炭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更换焦炉炉门刀边更换小车保护架。
背景技术
在煤炭焦化生产中,焦炉炉门的刀边极易破损,当刀边损坏严重无法正常生产时,便应用修门小车进行炉门刀边更换作业。具体操作步骤是,先松开固定炉门刀边卡块的螺丝,将旋转架立起到1/2处停止运转,修门小车放好位置后立起支架,再落下旋转架,使炉门刀边与旋转架接触处脱离300m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顺利拆卸损坏的炉门刀边,清扫炉门本体及组装新刀边。
利用现有技术更换炉门刀边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修门小车支架为平面,而炉门砖为半圆形,两者接触点较少,导致炉门被架起后炉门与支架之间不平稳,难以保持平衡状态。因此,在拆卸损坏的炉门刀边,清扫炉门本体及组装新刀边的实际操作中炉门的落放不能一次成功,经常会发生炉门偏移现象,极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不利于安全生产。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多次反复立放旋转架才能使炉门支起后保持平稳。为保证安全生产,还需要设专人监护,既浪费人力又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门刀边更换小车保护架。在清扫炉门本体及组装新刀边的实际操作时,将该保护架置于修门小车两侧支架平面上部,使炉门与支架安全接触,从而避免了因偏移而重复立放旋转架,实现落放一次成功,并确保炉门体支起后的平稳和牢固。应用本实用新型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避免了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目的,所提供的炉门刀边更换小车保护架的整体形状是将上部设计为半圆弧形托槽,下部设计为卡槽,并在圆弧形托槽内侧备有楔形防护板;其中上部托槽的尺寸根据炉门砖尺寸确定,下部卡槽的尺寸根据小车支架尺寸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能确保炉门与支架平稳安全接触,炉门落放一次成功;
2.作业时无需设专人监护,提高了工作效率;
3.操作安全,避免了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4.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字钢,2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炉门刀边更换小车保护架的整体形状是上部为半圆弧形托槽,下部为卡槽,是由一块工字钢1和两块槽钢2焊接而成。选用与修门小车支架尺寸相匹配的工字钢1,两腿内宽为160mm,长为250mm,在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各保留30mm,以中心向两边切割成弧形槽;在其内侧备有防护铁板,选用断面为150mm,长为110mm槽钢2两块,将其切割成楔形,分别焊接在工字钢1的内侧,并保证工字钢1上半部分的弧形与槽钢2的断面平行。
在更换炉门刀边作业时,松开固定刀边的卡块螺丝后,旋转架立起,修门小车放好位置,支起修门小车支架,将保护架下部卡槽卡在小车两侧支架平面上,然后再落下旋转架,使炉门砖能够与支架安全保护架全部接触,实现炉门落放一次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6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大功率发动机后处理装置用金属载体
- 下一篇:卡连接器的导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