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熄焦双岔溜槽排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16993.7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2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华;朱行健;袁朝晖;徐英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2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双岔 溜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熄焦双岔溜槽排焦装置。
背景技术
干熄焦双岔溜槽排焦装置位于干熄炉的底,用于将经干熄炉冷却至200℃以下的焦炭连续排出。经干熄炉冷却后的焦炭通过平板闸门,经电磁振动给料器按设定的量供给旋转密封阀,旋转密封阀将焦炭连续排出到双岔溜槽中,经过电动翻板排到双岔溜槽的各分岔溜槽,流入系统的输送胶带机上。
现有的电动翻板的两外边沿与双岔溜槽两侧内壁衬板的间隙为25~30mm,双岔溜槽交叉底沿横板与电动翻板的距离≥50mm。落入双岔溜槽中的不规则形状的焦炭冲击到电动翻板上,由于电动翻板的宽度与双岔溜槽两侧壁衬板的间隙及双岔溜槽交叉底沿横板与电动翻板的间隙过大,导致焦炭和焦粉容易从溜槽内两侧壁衬板和电动翻板间隙中渗入电动翻板的转轴处,造成电动翻板两侧转轴部位堆积大小不均的焦炭和焦粉,时间长了,电动翻板转轴处和电动翻板外侧与溜槽壁上衬板处,都有挤塞的现象存在,倘若电动翻板需要转动位置时,即会被大小不均的焦炭及焦粉死死地挤住,这时电动翻板转动阻力增大,电动机的电流也增大,易造成电动机憋死烧坏,造成停工而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电动翻板转轴处和电动翻板外侧与溜槽壁上衬板处挤塞现象发生的一种干熄焦双岔溜槽排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熄焦双岔溜槽排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电动翻板的两外边沿与双岔溜槽两侧内壁衬板的间隙为t1≤5mm,双岔溜槽交叉底沿横板与电动翻板的距离为t2≤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了电动翻板转轴处和电动翻板外侧与溜槽壁上衬板处的挤塞现象,焦炭通过电动翻板时,没有大块焦炭挤在电动翻板和溜槽两侧壁衬板间隙中和电动翻板的转轴处;待旋转密封阀停止排焦炭时,再启动电动翻板转动位置,还能有效保证在启动电动翻板时不致烧坏电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翻板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翻板部位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1、旋转密封阀2、双岔溜槽3、电动翻板4、电动机5、支岔溜槽6、焦炭7、输送胶带机8.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冷却后的焦炭6经电磁振动给料器通过旋转密封阀1,将焦炭6连续排出到双岔溜槽2中,再经过电动翻板3排到双岔溜槽的各分岔溜槽5,流入系统的输送胶带机7上。
如图2所示,电动翻板3安装在双岔溜槽2交叉口处上方,因受双岔溜槽2结构限制,电动翻板3的翻板在双岔溜槽2直段部分转动,由于电动翻板3的两外边沿与双岔溜槽2两侧内壁的衬板8有间隙,要满足电动翻板3在转动时不被焦炭6挤住,要满足电动翻板3的两外边沿与双岔溜槽2两侧内壁的衬板8的间隙为t1≤5mm;双岔溜槽交叉底沿横板与电动翻板的距离调整到t2≤5mm(见图3)。
旋转密封阀1停止排焦炭时,再启动电动翻板3转动位置;电动翻板3转动到位置后,发出信号,旋转密封阀1接到反馈信号方可启动运转,将焦炭6送出到电动翻板3上,通过支岔溜槽5送往系统输送胶带机7。电动翻板3的动作通过电动机4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6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极铜洗涤液回流管与循环箱的联接装置
- 下一篇:活塞位移式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