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烫伤整形术后肢体支撑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7065.2 | 申请日: | 200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59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台杰;刘峰;孟令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杰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6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烫伤 整形 术后 肢体 支撑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肢体烧烫伤整形术后专用的支撑支架。
背景技术 肢体烧烫伤整形术后患者需抬高患肢,以充分暴露创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痛,利于渗出液外溢。目前多采用木质板棉垫、枕头、卫生纸、衣物、被褥等,效果欠佳,患肢不能保持正常的治疗体位,易造成身体疲劳、移动,不利于消肿,且患者疼痛明显,痛苦大;不能充分暴露创面,不利于渗出液外溢,不利于植皮创面的相对固定,影响植皮成活率;易造成床单元污染,增加创面感染机会;更换体位时患肢移动不便,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不便管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肢体烧烫伤整形术后专用的支撑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取数条宽度为1cm的钢板,排列成排,弯曲成圆弧状,钢板之间间隔1~2cm,钢板的两端通过圆钢焊接成一个整体,为支架的支撑面。支撑面的底部焊接圆钢作为支架的支撑点,每一个支撑点由粗细相套叠的两根圆钢通过螺丝连接而成,通过螺丝的松紧可调节支撑点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烧烫伤整形术后肢体支撑支架的钢板宽度为1cm,钢板之间间隔1~2cm,有利于充分暴露创面,利于渗出液外溢,便于烧烫伤治疗仪照射及外用药物,痂皮愈合快。2.可保持床单元整洁,利于医务人员操作。3.烧烫伤整形术后肢体支撑支架的支撑点为可调节高度的圆钢,可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4.利于患者变换体位,减轻痛苦和疲劳。5.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取数条宽度为1cm的钢板[1],排列成排,弯曲成圆弧状,钢板之间间隔1~2cm,钢板的两端通过圆钢焊接成一个整体,为支架的支撑面。支撑面的底部焊接圆钢[2]作为支架的支撑点,每一个支撑点由粗细相套叠的两根圆钢通过螺丝[3]连接而成,通过螺丝的松紧可调节支撑点的高度。
使用时患者可将整形术后的上下肢放置于烧烫伤整形术后肢体支撑支架的支撑面上,根据病情需要及患者的舒适程度调节螺丝[3],固定支撑点的高度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杰,未经台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7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