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快速接入停车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7208.X | 申请日: | 200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1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晓军 |
主分类号: | B60L5/42 | 分类号: | B60L5/42;B62J39/00;B60M1/36;H02J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快速 接入 停车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快速接入停车充电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电动车的快速普及,电动车的充电也显得极为重要,简捷快速的充电方式和电动车使用中的方便与灵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现有电动车的充电主要是使用随车所带的充电器,在家中、小区车棚等场所进行充电,充电时不但操作烦琐,而且线路乱拉不安全,同时车辆的停放也不规范与合理,因此充电方面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电动车使用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接入停车充电装置,它不但能使电动车在小区内规范、有序的停车,而且可以安全可靠地停车快速接入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快速接入充电的电动车,包括车架、前后车轮、车把、充电电池、电机、前轮轴组成,车架上设有充电电池与电机,充电电池通过导线与电机相联。其特征是在前轮轴左右两侧设有一对导电柱,由绝缘衬套与电动车前轮轴隔离,电动车把上还设有充电控制开关,每个导电柱上设有导线与充电控制开关对应连接,充电控制开关的出线分别与电池的正、负端对应连接。
为了对上述电动车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快速接入停车充电装置,它包括L型框架,其特征在于L型框架底部并排放有两个固定车轮的夹板,两夹板间距略大于车轮宽度,在每个夹板的中部外侧由销轴联接一接电杆,接电杆的重心位于联接销轴下面,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垂直状态,接电杆为绝缘材料杆,其上部嵌有一导电体,每个导电体上设有导线与充电器输出端对应连接;为了让接电杆在未有车辆进入时不带电,夹板外侧还设有限位块和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中的常开触点串接在充电继电器线圈回路中,与之相配的接电杆为一L形接电杆,其直角处设有圆孔,销轴穿过其中,接电杆可绕销轴转动;L型接电杆在未有车辆进入时,由行程开关的弹性转臂和限位块使其保持直立状态;为适应各种电动车使用,接电杆销轴上还设有调节螺母,左右接电杆的间隔通过调节螺母来调整,每个夹板上还开有前、后两组槽孔,夹板前后对应的槽孔上各设有一定位杆,定位杆在槽孔中的位置前、后可调;为方便车辆进入两夹板前方还设有一踏板,踏板与前定位杆销接在一起。
在L型框架顶部还设有一充电控制箱,其面向车辆的一面上设有电源开关、电源信号灯,控制箱顶部设有一充电状态信号灯,控制箱内设有充电器、继电器。线路连接如下:220V电源进线与电源开关联接,电源开关出线经行程开关常开触点与继电器线圈联接,继电器常开触点串接在充电器输入回路上,充电器的输出线连接到接电杆上的导电体,电源信号灯并接在开关后的电路上,充电状态信号灯与充电器上的充电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适用不同规格的电动车,技术手段相对简单,实施起来比较容易,对现有电动车改装也十分可行,在居民小区、大型商场等区域使用十分理想,是一种快捷方便的充电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与停车充电装置配合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停车充电装置主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停车充电装置俯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停车充电装置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控制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电杆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种接电杆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柱组件结构图
图中:1、控制箱1-1、充电状态信号灯1-2、电源进线1-3、充电器1-4、继电器1-5、电源开关1-6、电源信号灯2、前车轮3、L型框架4、前轮轴导电组件4-1、前轮轴4-2、绝缘衬套4-3、导电柱4-4、接线螺丝5、接电杆5-1、导电条5-2、绝缘杆5-3、接电螺丝6、夹板7、定位杆8、踏板9、限位块10、行程开关11、定位槽孔12、固定螺栓13、调整螺母14、销轴15、充电控制开关16、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晓军,未经梁晓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72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肥缓释体
- 下一篇:天然肽及其优化的衍生物作为疫苗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