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烧式节能热风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7263.9 | 申请日: | 200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3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荣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建军 |
主分类号: | F26B23/02 | 分类号: | F26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50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烧式 节能 热风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风炉,尤其是指一种设有水清灰口的直烧式节能热风炉
背景技术
当前公知的热风炉是用机械清灰,清灰口制造麻烦,热风炉的清灰口要设在散热管的下部的高热处,一部分热在清灰口处流失,一个清灰口所能清灰的散热管距离较短,设备热效率低,在清灰时有大量烟灰排入空气中,不利于环保和烟灰的收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风炉,克服了机械清灰的缺点,便于制造,热效率高,利于环保。
为实现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是:
一种直烧式节能热风炉,它是一种直烧式热风炉,它由燃烧室、炉排、炉灰盒、烟管和进排风口组成,
其特征为:
它有用水进行清灰的装置;
炉内有多排在管内走烟的多次弯折的散热管,散热管直接和空气进行热交换;
散热管(3)在热风炉内经多次由下向上的倾斜状回折,但中间呈封闭状没有清灰口;
在散热管的最上部散热管的末端接有用水清灰用的清灰箱(10);
清灰箱上有和散热管相对应的清灰管(9),还有排水管(11)和集烟器(8);
热风炉的进风口(1)在上面由上向下由风机送风;
热风炉的出风口(7)在下部两侧和后面;
燃烧室的后部有集水器(13)和排水管(12)。
采用管状散热器,在多根多次弯折的排管内走烟管外直接由空气散热;
将现有的热风炉采用的机械清灰改为用水清灰;
这样散热管可加长多次盘折以便将热量充分散出,而清灰口只用散热管最末端的一个就可,制造方便,中间没有清灰口减少了热在散热管中途向外界的流失;
清除的灰随水从热风炉后部经一斜状集水器向后由排水管排出,由管子流到一个烟灰沉积池内。
它用水清灰,中间无清灰口,只有最末端的一个清灰口,走烟的管子可多次折弯盘折从而将散热管加长,这样不仅制造方便,且热烟管在出口时的温度低,热利用率高,随水流出的烟灰可经沉积收集再综合利用,从而实现了节能环保。
本发明主要作为烘干机和给室内供热的热风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热风炉的侧面垂直剖面图,图2是图1中的热风炉清灰器(10)的后外部平视图。
图中,1是热风炉上部的进风口,在此按风机或接外部风机的风口,2是热风炉的外部箱体,3是散热管,它下部接燃烧室,上部接清灰箱,管内走烟,和管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它的每部分直管都是出气端高,以利清灰时水顺利流出,4是燃烧室门,5是燃烧室的炉排,6是炉灰盒,7是热风炉的出风口,8是集灰器,上接烟囱,9是清灰管,每根和散热管正相对,10是清灰箱,11是清灰箱下部的排水管,12是燃烧室后部集水器的排水管,13是燃烧室后底部的集水器,它后部较低以利水向后流出。
具体实施方式
在燃烧器的后端设置一向后斜的集水器(13),使清灰时水从上面流下的水向后流,集水器的后部接出一排灰水的排水管(12),使从集水器集结的灰水顺着排水管流出,从外接的管道流入集水池;
将燃烧室的外壁部分用耐热的支架支起,前下部设置接灰盒;将多次弯折后的散热管(3)下端和燃烧室的后上部焊接上,上端接清灰器(10),中间用金属支架固定,在集灰箱外面和散热管的管口相对应处焊上清灰管,管口设置管盖;从清灰管、清灰箱、散热管、燃烧室的后部到排水管都是相通的,且水可从上向下通过,散热管(3)从上到下是倾斜的,以便热烟气的向上流出及清灰时防积水;
在清灰箱的上部接有下大上下的集烟器(8),它外接引风机和排烟管。
在热风炉的外部安装外部保温风箱(2),在风箱的下部开排风口;
在给室内供热和作大型脱水机的热风炉时,一般将出风口设在下部后侧并安装风门;
热风炉用在对称的箱式烘干机上时,出风口一般设在侧面;
风口(1)可直接安装向下排风的风机,也可在出风口(7)处安装引风机;
工作时,热烟气经散热管、清灰箱、集烟器,经引风机和外接的烟囱排出,从进风口(1)进入的凉风向下经散热管和燃烧室的外壁将其热带走,由炉体下部两侧或后部的出气口(7)排出;
在清灰时,先停火或压火将炉内降温,将一打水管从清灰管的一个管抻进对准相对应的散热管口将水打入,水将管内的灰冲入水中,由燃烧室的后部流下,经集水器(13)和排水管(12)流出,经沉淀将水和灰分离从而将水和灰分别加以综合利用,并起到环保的作用。
集灰器(10)中的烟灰也用水清洗,水由清灰管口注入,由排水管(11)流出,用管道接出和排水管(12)流出的灰水进入一个集水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建军,未经荣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7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