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清洗盆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8133.7 | 申请日: | 200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4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贾俊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俊卿 |
主分类号: | A61H35/00 | 分类号: | A61H35/00;A61G7/05;A47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清洗装置,特别是一种卧床病人用清洗盆。
背景技术
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我国现有超过60岁的老年人1.43亿,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约1/5。对于年老、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护理工作已成为一个需要充分重视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长期卧床病人,洗头、洗脚难度非常大,因病人不易移动,只能将盆伸到床体上方进行清洗,护理工作量大,而且易污染被褥,同时病人也很难保持配合姿势。
虽然现在理发领域,有专用洗头架,但体型大,结构复杂,不适宜医院或家庭护理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卧床病人床前洗头、洗脚的医用清洗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医用清洗盆,主要由立杆及清洗用盆体组成,立杆下端安装有止动轮,其特征在于:立杆上端通过套筒安装有一个横向支架,所述盆体卡放在该支架上;盆体下端设有一个带阀夹的出水管,盆体上端一侧开有一个颈部凹窝,另一侧开有二个踝部凹窝;在颈部凹窝处的盆体内,设置有一个支撑托。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移至病床前,盆体伸入病床上方,可方便地给卧床病人进行洗头、洗脚,病人无需移动,感觉舒适,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效果,清洗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1为止动轮、2为立杆、3为支架、4为盆体、5为阀夹、6为出水管、7为颈部凹窝、8为踝部凹窝、9为支撑托、10为固定螺栓、11为落水孔、12为托盘。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卧床病人床前清洗盆,主要由立杆2组成,立杆2下端通过底座安装有四个止动轮1,既方便移动,又利于固定。该立杆2采用双套管结构,双套管之间设有固定螺栓10,通过双套管的伸缩,有效调整立杆2的高度,并由固定螺栓10固定。立杆2的上端通过套筒安装有一个横向支架3,套筒与立杆2之间设有固定螺栓10,可方便地转动支架3,并由固定螺栓10固定。支架3上卡放有一个清洗用盆体4,盆体4采用方形或圆形盆,支架3的形状及大小与该盆体4相应。在盆体4的下端还设有一个出水管6,该出水管6伸入盆体4内,用于污水的外流。在出水管6上增设有一个阀夹5,用于关闭、开通出水管6。在盆体4上端的一侧开有一个用于放置病人颈部的颈部凹窝7,在该颈部凹窝7处的盆体4上设有一个支撑托9,该支撑托9位于盆体4内,用于支撑头部;为避免积水,支撑托9上开有多个落水孔11。在盆体4上端的另一侧开有二个用于放置病人脚踝的踝部凹窝8,颈部凹窝7及踝部凹窝8都设计为弧形,大小分别与人的颈部及踝部相应。
所述支撑托9还可外履一层软质垫层,以增加其舒适度。
为增加实用性,在支杆2上还加装有一个托盘12及挂物架,用于放置洗涮用品。
使用时,根据病床调整立杆2的高度并由固定螺栓10固定,移动至病床前并定位,转动支架3使之伸入到床体上方,并由固定螺栓10固定。病人仰卧在病床上,颈部放置在颈部凹窝7内,头部依附在支撑托9上,即可对病人进行洗头工作。转变支架3的位置,将病人脚踝放置在踝部凹窝8内,即可对病人进行洗脚工作。污水通过出水管6流出至下方的污水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俊卿,未经贾俊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8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