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能发光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8390.0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3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罘杲;刘景春;潘濠昌;何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罘杲 |
主分类号: | F21S19/00 | 分类号: | F21S19/00;F21K5/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能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尤其是一种蓄能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二极管因其具有寿命长、节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中的各种指示照明、消防应急等,在各种指示、应急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当发生意外,突然断电后,发光二极管也随即熄灭,失去了指示照明的功能,给事故的安全处理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也有一些在指示照明装置里安装可充电的电池,当断电后,电池就会自动放电,二极管继续发光,该方法虽然解决了断电后仍可照明的问题,但是却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由于电池的寿命较低,一旦发生故障,发光二极管照样也会失去指示照明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蓄能发光二极管,该二极管具有成本低廉、断电后仍可持续照明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能发光二极管,包括芯片、电极、封帽等,其特点是在封帽处设有蓄能发光体。
所述的蓄能发光体为帽型结构(半球形、方形等),镶嵌在封帽的外侧,也可以与封帽材料混为一体制成新的封帽。
所述的封帽上设有透光孔。
所述蓄能发光体是由蓄能发光粉与树脂混合通过注塑或者浇注而成的,其蓄能发光粉为铝酸盐系、硅酸盐系等材料;其树脂为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二极管,当断电后,在封帽处的蓄能发光体就会释放被储存的能量,达到发光目的,因而,在发光过程中不再消耗任何能源,就能持续发光;生产制作成本低廉,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能发光体,2:透光孔,3:封帽,4:芯片,5: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蓄能发光二极管,包括芯片4、电极5、封帽3等,首先,按照一定比例称取蓄能发光粉和树脂并进行混合,通过注塑或者浇注等方式制成冒状蓄能发光体1,并在蓄能发光体1上设置透光孔2,然后,把制成的冒状蓄能发光体1镶嵌在发光二极管的封帽3上,即可使用。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蓄能发光体与封帽材料混为为一体制成新的封帽,并在封帽3上设置透光孔2。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他均为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罘杲,未经陈罘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8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