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沉淀单流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8779.5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4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斌;邱天军;徐立民;吴志民;尤春光;张磊;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6 | 分类号: | F16K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257078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 单流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的开采设备,特别是防沉淀单流阀,用在电泵采油井内,防止油井停产时管柱内液体倒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泵采油井单流阀连接在生产管柱的底部,由于没有防沉淀装置和作用,由于地层中的油液含有一定量的砂砾,在生产过程中,砂砾就会沉淀在单流阀的阀盖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单流阀上方的砂砾沉淀会越聚越多,而聚集到一定量时,沉淀的砂砾就会压实单流阀阀盖,使单流阀失去作用,从而使生产油井停产,缩短油井生产周期,引起修井作业,增加原油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防沉淀单流阀,使其在油井正常生产时,油液中的砂砾不会沉淀在单流阀阀盖上,保证单流阀工作正常,不会失去作用,避免由此导致的修井作业,避免油井产量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应用本技术解决方案可达上述目的:防沉淀单流阀包括本体、阀座和阀盖,阀座设有液流槽安装在本体内,阀盖是伞形结构,其上方安装限位挡环;阀座的上面安装防沉淀环,该防沉淀环与阀座的液流槽构成漏斗状液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阀盖是伞形结构,防沉淀环和阀座构成了漏斗状液流通道,当阀盖处于开启状态时畅通。在油井正常生产时,油液中的砂砾不会沉淀在阀盖上,而是从伞形阀盖上顺着流入漏斗状液流通道中下沉至下方的油管柱中。不会使单流阀失去作用,大大延长了单流阀的使用寿命,不会因砂砾沉淀压实单流阀引起修井作业,避免由此带来的损失,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A-A剖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参见附图1和附图3,防沉淀单流阀,包括本体1、阀座5和阀盖3,阀座5设有液流槽安装在本体1内,阀盖3是伞形结构,其上方安装限位挡环2。阀座5的上面安装防沉淀环4,该防沉淀环4与阀座5的液流槽构成漏斗状液流通道,在阀盖3开启时畅通。阀座5是伞形结构,阀盖3的中心杆与阀座5的中心孔配合,防沉淀环4是具有锥形内腔的筒体,下端面座在阀座5上,其锥形内腔的下端端口与阀座5的上端面接合。限位挡环2上布置中心孔,其中心孔外周设计液流孔或槽,更有利于生产油液的通过。限位挡环2下端面与阀盖3上端面的距离就是阀盖3在阀座5上的行程距离,参见附图2。
应用于现场时,本单流阀安装在生产管柱的底部与电泵采油井电泵机组上方的油管柱连接。当生产油液从下方上返至本单流阀时,油液顶开阀盖3运行至限位挡环2下,使漏斗状液流通道完全打开。油液中有砂砾沉淀时,顺着阀盖3的伞形结构下滑至漏斗状液流通道中下沉至电泵机组上方的油管柱中,沉淀多时可采用反洗井的方式将其带至地面。不会再沉淀到本单流阀的阀盖3上,导致砂砾压实单流阀,延长单流阀的使用寿命,不会由此引起修井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未经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8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