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姜氏和气中药拔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8829.X | 申请日: | 200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00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姜世英;姜宏明;姜宏阳;姜宏文;姜宏涛;姜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世英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M1/08;A61M37/00;A61F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61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和气 中药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姜氏和气中药拔罐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械,尤其是能够利用负压吸取人体内,因六淫(俗称六气)致病浊气,使其加热或药物熏制成和气,通过扩张毛孔回到人体内达到平衡,做到比姜氏中药拔火罐治病更科学的效果。
二、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姜氏中药拔火罐、孟氏负压拔罐,属当前众多的拔罐技术的前沿技术,孟氏先进性是利用负压吸收人体内部分浊气,再通过扩张毛孔向人体外涂内渗中药达到局部活血化瘀治病效果。然而,用这些方法吸收人体内的致病浊气,只能达到量变而达不到质变,人体内部病灶区致病浊气减少,不等于不再存在浊气,也就是说用这类方法吸收人体内的浊气有它的不足及局限性,科学程度小。但是,它也有其真正科学的一面,就是利用负压扩张毛孔,渗透中药活血化瘀治病。
以上所谈到其器械的不足和局限性,以及它的科学性,正是我们要深化改造的创新点和科学的继承点。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我国祖传中医拔罐新家族,姜氏和气中药拔罐的新器械,它继承了传统姜氏中药拔火罐的优点,又发扬了孟氏负压拔罐在原理上科学性的一面,继而又创新了使用负压吸取人体内的致病浊气,通过加热或中药熏制成和气,再经过扩张的毛孔传导、对流、辐射回到人体内治病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人体病灶表面处,垫一层含有消炎止痛成份活血化瘀筛熏药膜,并且在负压或和温下,容易挥发成和气。它能使人体内的和气平衡活血化瘀改变人体微循环。
该器械结构特点是活塞杆部与头部联为一体,活塞内部固定密封连接装配热源、温度表、温度探头、隔网,活塞颈部套装轴承下方与罐体外上方滑动连接,上方与手轮下方滑动连接,活塞外顶部连接自动温控器、低压电源形成和气控制系统,它的自动温控温度36-42度,电压最高不得超过24V。
本实用新型姜氏和气中药拔罐,它为人类因六淫(俗称六气)造成的常见疾病—治愈、保健找到了廉价途径,保证了人类能够延年益寿。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公知的姜氏中药拔火罐构造原理连接示意图。
图2是公知的孟氏负压拔罐构造原理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姜氏和气中药拔罐第一实施例构造原理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姜氏和气中药拔罐第二实施例构造原理连接示意图。
图中,1、筛熏药膜,2、罐体,3、封圈,4、活塞,5、轴承,6、手轮,7、温度表,8、耗氧气灯座,2-1、隔网,2-2、热源,2-3、温度探头,2-4、自动温控器,2-5、低压电源。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3所示的第一种实施例中,筛熏药膜(1)、是在人体病灶局部表面垫层,罐体(2)、内装有封圈(3)、活塞(4),其封圈(3)、内与活塞(4)、外与罐体(2)、连接,活塞(4)、杆部通到罐体(2)外部,颈部套装轴承(5)、拧装手轮(6)、形成姜氏和气中药拔罐主体结构,活塞(4)、内部固定密封装配温度表(7)、热源(2-2)温度探头(2-3)、隔网(2-1),活塞(4)外顶部连接自动温控器(2-4)、低压电源(2-5)、形成姜氏和气中药拔罐和气控制系统,由主体结构与和气控制系统构成本实用新型完整器械。
在图4所示的第二种实施例中,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其本相同,其不同点就是活塞(4),内部只固定密封装配温度表(7),其它和气控制系统件免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世英,未经姜世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8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桡动脉止血器
- 下一篇:一种电除尘器的阴极复合式吊打分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