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聋哑人用可视电话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8873.0 | 申请日: | 200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6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鑫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M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13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聋哑人 可视电话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特别涉及一种聋哑人用可视电话。
(二)背景技术
电话用于大众,给人们以极大的方便。但是,聋哑人由于没有办法发音讲话,加之又听不到声音,以前电话总是远离他们的。另外,互联网的视频聊天虽然很好,但只有年轻人容易掌握使用,有些老年人没有使用微机的基础,就难以使用互联网与外地的亲人视频联络。老人有了孙子、孙女后,想孙子、孙女比想自己的子女更“投入”。现实生活中,有些老人的孙子、孙女,或者在大洋彼岸,或者在千里之外,很难得以相见。如果会电脑操作,“网聊”的摄像头一开,什么都一目了然。可是老人们不精通电脑之道,一切枉然。加之有些老年人耳背,打电话听不到声音。因此,对电话也有聋哑人同样的“额外”要求。还有,远离家乡的进城打工的民工,他们普遍很穷,平时只能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没有条件“网聊”。如果公用电话具有“可视”功能,对离乡背井的民工来说,也是社会的一种慈善之举。
目前的有线通讯设备现状,搞可视电话有些不尽人意。因为,技术上有些不好解决的难题,业内人士对搞可视电话颇有争议:主要是图像传递要占用声音传输的通道,使得声音与图像不能同时传送。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费用低廉、使用方便的聋哑人用可视电话。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聋哑人用可视电话,包括一普通电话,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电话通过转换器连接家用电视机,电视机上安装有摄像头;所述转换器上设有接通图像开关和声音传递开关。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话搞“可视”的这一不尽人意的缺陷,正好可供聋哑人使用,专门用于用图像传递哑语。聋哑人用与电视机相连的可视电话,主要由摄像头、转换器和电话系统组成,借助家用电视机实现可视通话。
本实用新型利用家中的原有器材,稍加改造连接即可,具有费用低廉、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摄像头,2电视机,3转换器,4电话。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一普通电话4,电话4通过转换器3连接家用电视机2,电视机2上安装有摄像头1;所述转换器3上设有接通图像开关和声音传递开关。使用时,接通电话4,打开转换器3,电视机2相应开启,将转换器3开关置于“接通图像”,可以传递哑语;若传递声音,可以将转换器3置于“声音传递”。正常人使用此种可视电话,可以将可视电话置于“接通图像”,以传递文件和照片图像,转换器3设有存储装置。
聋哑人用与电视机相连的可视电话,也可以设置在公用电话上,供远在他乡的人与家里人可视联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鑫,未经刘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8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