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低压橡胶软管组合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8944.7 | 申请日: | 200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5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桑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连生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F16L11/08;F16L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2山东省济南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橡胶 软管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软管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输送砼料和油田、煤田钻探与排吸用软管组合件。
背景技术
输送用橡胶管主要用于建筑砼料的输送和油田、煤田钻探与排吸作业,现在的橡胶管一般采用编织钢丝或帆布、帘线等作为骨架材料,通过内、中、外三层胶硫化而成。对于低压软管因其所承受的压力小,一般只采用一层骨架材料外加内外二层胶硫化而成。但对于高压软管,为满足压力的需要,通常是在原内、中、外三层胶结构基础上,通过增加中胶和骨架材料的方法来增强软管的抗压性能。这样不仅增加了软管的体积与重量,带来使用不便;同时骨架材料一般采用表面镀铜的高碳钢细丝,骨架材料的增加造成制造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高低压橡胶软管组合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高低压橡胶软管组合件,主要由内软骨架层组成,内软骨架层内侧履有一层内胶,端部加装金属管状接头,其特征在于:内软骨架层由编织钢丝与橡胶硫化而成,在内软骨架层的外围通过粘接层粘接有凸起的外硬骨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利用仿生学原理,在原内软骨架层外增设凸起的外硬骨架,形成外覆的硬质支撑层,起着肋骨一样的支撑作用;而内软骨架层用于连接、固定,形成内软连接外硬支撑的结构,有效提高了软管的抗压性能,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满足了软管横向与径向高压力的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效果。同时弯曲自如,适应范围广,可满足各种流体介质的输送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1为钢丝、2为内胶、3为粘接层、4为外硬骨架。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的新型橡胶软管组合件,主要由内软骨架层及外硬骨架4组成,端部加装有金属管状接头,便于连接使用。内软骨架层主要由内侧覆有内胶2的骨架材料制作而成;内胶2采用橡胶材料,硫化制作;骨架材料由编织而成的细钢丝1硫化而成。为增加抗压性能,内软骨架层可采用二层以上的多层结构,每层之间通过粘合剂粘接。上述外硬骨架4采用金属条、玻璃钢条或尼龙硬质条等作为硬质骨架材料,加工制作成横截面为底部平面的圆弧形或半环形的条状,通过粘接层3粘接在内软骨架层的外圆周上,形成凸起的条状环形加强筋,起着肋骨一样的支撑作用,用于承受内压及外压。而上述软骨架层则起着连接、固定作用,并保证整个管体的弯曲自如。
如图2所示,上述外硬骨架4可设置为螺旋状,在内软骨架层的外围循环分布,形成一条环形的加强筋;如图1所示,也可采用单独的环形加强筋,每条加强筋之间留有一定间隔,在橡胶软管的外圆周上形成均匀分布的多个环形加强筋。
制作时,采用硬质芯法首先挤出筒状内胶2,再在该筒上编织细钢丝1,同时每层细钢丝1涂抹一层粘合剂,细钢丝1的层次根据软管的强度而定。再经硫化即形成内软骨架层,最后外履外硬骨架4。即可形成一个内软骨架层外覆外硬骨架4的高强度输送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连生,未经桑连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8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机动车防盗锁
- 下一篇:无线传输编码产生单路震动信息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