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铜、铝线杆复绕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869.6 | 申请日: | 200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1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刚;张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景刚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B65H54/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200山东省滨州市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铝线杆复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线材的缠绕装置,尤其是一种立式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铜、铝线杆生产设备生产出的铜、铝线杆为散乱的盘绕状态,占用空间大,不易包装,运输成本高。因此,对铜、铝杆线杆进行复绕是减小产品占用空间,从而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方法。多年来,铜、铝线杆的复绕加工,一直使用着传统的卧式复绕机。这种复绕机的缠绕辊水平安装,复绕完成后要将左、右夹盘以及芯轴拆下后,才能将绕好的线团取下,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设备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立式铜、铝线杆复绕机,以提高其使用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立式铜、铝线杆复绕机,它有机架,机架上安装的电动机的轴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主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垂直于水平面的主轴固定在一起,主轴下部固定有下盘、上部安装有上盖,多个弧形的芯筒板的下端铰接在下盘上、上端位于上盖下面的凸台的外面,芯筒板与主轴之间有拉簧,主减速机的输入轴还通过另一传动机构与小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小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垂直于水平面的正反向丝杠固定在一起,正反向丝杠上安装有移动箱体。
采用上述结构的立式铜、铝线杆复绕机,结构简单、合理,占用空间小,将绕成的线团取下时操作简便、速度快,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它还可用于钢、铁等其他金属材料制成的盘条、扁带的缠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立式铜、铝线杆复绕机,它有机架(1),机架上安装的电动机(5)的轴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减速机(4)的输入轴(2)相连,主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垂直于水平面的主轴(14)固定在一起,主轴下部固定有下盘(15)、上部安装有上盖(11),多个弧形的芯筒板(13)的下端铰接在下盘上、上端位于上盖下面的凸台(12)的外面,芯筒板与主轴之间有拉簧(9),主减速机的输入轴还通过另一传动机构与小减速机(3)的输入轴相连,小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垂直于水平面的正反向丝杠(8)固定在一起,正反向丝杠上安装有移动箱体(7)。
所述的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中的一种。这些传动机构均为常用的机构,其具体结构不再详述。
上盖可套装在主轴上部,上盖上面可有手轮(10)通过螺纹安装在主轴上,起到对上盖的锁紧作用。上盖、下盘之间安装的多个弧形的芯筒板围成圆筒形的芯筒。上盖下面的凸台可呈锥形,对应地,芯筒板上端的内表面应为斜面,这样可以方便上盖与芯筒板之间的安装。
移动箱体上有一对夹持轮(16)。显然,移动箱体通过螺母装置安装在正反向丝杠上,构成排线机构。在正反向丝杠的适当位置设置封闭块,螺母装置运动到该位置时,进行换向运动。将现有的正反向丝杠用于复绕机上的移动箱体的移动及其换向,简化了结构,同时也保证了排线机构动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种复绕机的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至主减速机,使主轴获得合适的转速,完成铜、铝线杆沿芯筒板围成的芯筒圆周方向的缠绕;与此同时,电动机动力又通过另一传动机构传至小减速机,使正反丝杠获得与主轴保持严格传动比的转速,带动移动箱体上、下往复移动,完成铜、铝线杆沿主轴轴线方向的排线工作。
使用时,散乱的盘圆状铜、铝线杆,先经过另设的过线滚筒、校直机构进行拉直。然后将线杆(6)穿过移动箱体上的夹持轮,最后将线杆的头端折弯后挂在芯筒板之间的缝内,开启电动机,主轴转动带动芯筒及正反向丝杠转动,以上两个运动合成出螺旋线运动轨迹,使线杆成螺旋线状缠绕在芯筒外面。缠绕结束后,停机,用打包机对绕成的线团进行扎捆打包。再拧下手轮,用吊车吊走上盖。上盖下面的凸台与芯筒板上端脱离,各芯筒板上部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向主轴方向收缩,线团内壁与各芯筒板之间出现间隙,此时可将线团吊出放至成品区域,实现了线团的快速取下。将上盖吊回,重新装在主轴上部,再拧上手轮锁紧上盖,上盖下面的凸台克服拉簧拉力,将各芯筒板的上部撑开,芯筒恢复为圆筒形状,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做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景刚,未经刘景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位显示报警装置
- 下一篇:啤酒生产中用于获得麦芽汁的澄清槽中的切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