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在塑料挤出机上的原料除湿烘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893.X | 申请日: | 2007-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4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牟昌山;牟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昌山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B29C47/74;B29B13/00;B29B13/06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希现 |
地址: | 261100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塑料 挤出机 原料 除湿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料除湿烘干装置,更具体说是一种安装在塑料挤出机上的原料除湿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塑料挤出机本身都不设有对生产所需的原料进行除湿烘干的装置,而对原料的除湿烘干是在专用的电加热烘干装置内进行,该专用的电加热烘干装置包含有原料筒、电热管、风机和温控装置。采用这种专用的电加热烘干装置对原料进行烘干,其弊端是:1、不能充分利用塑料挤出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造成能源的浪费;2、专用的电加热烘干装置耗电量大,通常每小时要耗电4KW-40KW,增大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塑料挤出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对原材料进行除湿烘干的安装在塑料挤出机上的原料除湿烘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所提供的安装在塑料挤出机上的原料除湿烘干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料筒外壁上装有电加热片,机体的顶面上装有与料筒连通的原料筒,其结构特点是在机体上设有热量收集箱,电加热片位于热量收集箱的内腔中,在热量收集箱的顶面上设有呈漏斗形的热量汇集口,热量汇集口与原料筒之间连通有热量输送管,原料筒的顶面上装有散湿气管。
为了使料筒内的温度均匀,上述的电加热片至少是三片,热量汇集口位于热量收集箱顶面的中心部位。
为了提高除湿烘干的速度,在热量输送管上装有风机。
为了使风机与电加热片同时接通电源,风机的电源与电加热片的电源用同一电源开关控制。
为了调节热量收集箱内的温度,在热量收集箱顶面上还设有观察口,观察口上装有能开合的顶盖,观察口是多个,并对称地设置在热量汇集口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装在塑料挤出机上的原料除湿烘干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接通电加热片和风机的电源开关,电加热片对料筒加热,所产生的余热由热量收集箱收集,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形成热风,该热风经热量汇集口和热量输送管进入到原料筒内,对装入原料筒内的原料进行除湿烘干,所产生的湿气由散湿气管向外排除。在正常情况下,顶盖处于闭合状态,当热量收集箱内的温度过高时,依据需要可以有选择地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顶盖开启,以调节热量收集箱内的温度。
通过以上的叙述得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装在塑料挤出机上的原料除湿烘干装置,由于将电加热片在对料筒加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余热加以收集,用来对原料除湿烘干,其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省去了专用的电加热烘干装置;2、节能,本除湿烘干装置安装在塑料挤出机上,总耗电每小时在0.03千瓦-0.1千瓦,与专用的电加热烘干装置每小时耗电4KW-40KW相比,极大地减少了用电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街结合附图加以说明,附图画出的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在塑料挤出机上的原料除湿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机体,2为料筒,3为电加热片,4为原料筒,5为热量收集箱,6为热量收集口,7为热量输送管,8为风机,9为散湿气管,10为观察口,11为顶盖,12为电加热片电源线,13为风机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在塑料挤出机上的原料除湿烘干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料筒2外壁上装有电加热片3,电加热片3至少是三片,图中画出了五片,机体1的顶面上装有与料筒2连通的原料筒4,原料筒4的顶面上装有散湿气管9,在机体1上设有热量收集箱5,电加热片3位于热量收集箱5的内腔中,在热量收集箱5的顶面上设有呈漏斗形的热量汇集口6,热量汇集口6位于热量收集箱5顶面的中心部位,热量汇集口6与原料筒4之间连通有热量输送管7,在热量输送管7上装有风机8,风机8的电源与电加热片3的电源用同一电源开关控制,图中未画出该电源开关,在热量收集箱5顶面上还设有观察口10,观察口10上装有能开合的顶盖11,观察口10是多个,图中画出了四个、对称地设置在热量汇集口6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昌山,未经牟昌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