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撑开复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945.3 | 申请日: | 200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9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谭磊;王景彦;刘继昌;张力;崔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磊王景彦刘继昌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F2/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041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开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撑开复位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病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通常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来治疗,方法是在X射线或CT监视下,通过经皮穿刺的途径将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以阻止椎体因受肿瘤破坏或骨质疏松等因素而压缩塌陷,解除或减轻疼痛。对于椎体已经压缩塌陷而造成柱后凸畸形者,则是在穿刺成功之后,先用球囊扩张撑开塌陷的椎体以矫正柱后凸畸形,然后再注入骨水泥加以固定。目前所使用的球囊扩张导管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弹性球囊10,内管11一端固定在内管顶座9上,另一端固定在内管固定座15上,在内管11的内腔插有固定在导针座16上的金属导针14,在内管11外有一外管12固定在外管固定座13上,内管11与外管12之间存在有间隙,弹性球囊10就固定在外管12的底端和内管顶座9上,并且弹性球囊10的内腔与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的间隙相通,注射座17与内管固定座15和外管固定座13连接,注射座17、内管固定座15和外管固定座13为一整体结构,注射座17的内孔道与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的间隙相通,在弹性球囊10内腔的内管11上,在弹性球囊10的上端和下端各固定套有一个金属标记环18,这种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由于构造比较复杂,成本高,导管的推送性不佳,在临床使用中必须使用引导针进行引导,才能将弹性球囊10送入塌陷椎体内,操作起来比较复杂,需要多人配合才可以完成,而且为了保持弹性球囊10的压力,注射器需要一直和球囊扩张导管连接,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撑开复位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撑开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复位器包括:
弹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可以弯折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为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其封闭端的导液管上设有侧孔,使用该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可以弯折的导液管,可以将扩张球囊直接送入塌陷的椎体内,不再需要引导针的引导,方便、快捷,侧孔可以使扩张球囊壁定向扩张,手术效果更好;
可膨胀的扩张球囊,所述扩张球囊密封包覆在所述导液管的封闭端部位,所述扩张球囊与导液管形成的空腔与侧孔连通;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导液管的另一端密封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用来与注射器连接的注液口;
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空腔内,用以阻止液体的回流,包括:
一上凸台,设置在连接管内;
一下凸台,设置在连接管内;
一活塞,位于上凸台、下凸台之间;
一活塞杆,与活塞固定连接,用以支撑所述活塞在上凸台、下凸台之间移动,所述活塞与上凸台之间设有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为弹簧,当扩张球囊达到一定的压力,将注射器拆卸后,弹簧可以自动回位,保持扩张球囊内压力的恒定,使用更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管与注射器螺纹连接或卡口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液管的外壁包覆有保护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结构更简单,成本低,使用更方便,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比较高的推广价值和社会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导液管,2-侧孔,3-扩张球囊,4-活塞,41-活塞杆,5-弹簧,6-连接管,61-上凸台,62-下凸台,7-注液口,8-保护层
最佳实施例,如图2所示,撑开复位器,包括用不锈钢制成的可以弯折的导液管1,导液管1为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封闭端的导液管1上设有1个侧孔2,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扩张球囊3密封包覆在导液管1的封闭端部位,扩张球囊3与导液管1形成的空腔与侧孔2连通,用软质材料制成的连接管6与导液管1的另一端密封连通,连接管6的另一端设有用来与注射器连接的注液口7,注液口7处的连接管6外缘具有用来与注射器连接的螺纹,单向阀包括设置在连接管6空腔内的上凸台61、下凸台62、位于上凸台61、下凸台62之间的活塞4以及与活塞4固定连接的活塞杆41,活塞杆41用以支撑活塞4在上凸台61、下凸台62之间移动,活塞4与上凸台61之间设有弹簧5,弹簧5用来压迫活塞4与下凸台62密封以阻止液体的回流,保持扩张球囊3内的压力,导液管1的外壁包覆有保护层8,使用时,将注射器与连接管6连接好,注射器压迫活塞杆41,使活塞4与连接管6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缝隙,将扩张球囊3空气吸出,直接将扩张球囊3送入塌陷椎体内,注入对比剂,使扩张球囊3扩张,将塌陷的椎体抬高并形成空腔,此时拆下注射器,在弹簧5的作用下,活塞4与下凸台62密封连接,保持了扩张球囊3内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磊王景彦刘继昌,未经谭磊王景彦刘继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酵母培养物发酵工艺
- 下一篇:一种锅炉用中心筒离心铸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