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可载人吊移式火灾避难折叠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0388.7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4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宇凡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2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载人 吊移式 火灾 避难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灾的避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可载人吊移式火灾避难折叠舱。
背景技术
火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较为严重的一种灾难,常常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目前,人们为减少火灾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大多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火灾的预防,并由此产生了很多的与报警装置有关的专利技术,但这类技术立足于预防,往往希望在火灾真正发生前就将其遏制,因此,一旦火势无法控制,将失去作用,这对没有能及时获得预警信息的家庭来说,将是致命的;2、火灾逃离装置,这类装置往往从如何有效地逃离火场出发,从而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逃离火场,这类系统考虑了个人的逃难问题,但其往往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易,其有的占用较大空间,无法真正的做到家用,因此依然未能为家庭提供一种较好的火灾避难装置。
由于火灾发生时,对人体产生损害的主要是高温、烟尘,人们由于无法找到能规避的场所,往往在强烈的逃生欲望下选择跳楼这种方式,而不是等待救援,这样产生的伤亡常常比直接被烧而亡的比例还大,但目前的火灾避难技术中尚未提供一种能供人们临时避难,等待救援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火灾避难装置不能在火灾发生时,为写字楼和家庭,特别高层楼宇提供有效避难场所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能在火灾发生时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直至获救等优点的室内可载人吊移式火灾避难折叠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可载人吊移式火灾避难折叠舱,它有一个可折叠的避难舱,所述避难舱外顶部设有降温喷淋装置以及通风装置;在避难舱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呼吸孔,每个呼吸孔内安装空气过滤器;避难舱侧壁设有至少一层密封拉链门;在避难舱内顶部设有供水装置,避难舱内还设有避难人员固定安全装置,以及报警装置、工具箱、照明装置;在避难舱外壁设有吊移装置。
所述避难舱侧壁上部还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孔,其上嵌装耐高温镜片。
所述避难舱由耐高热、耐热辐射、耐火、不燃烧软质材料制成,为折叠式,舱壁由若干个独立的充满气体的充气室组成。
所述避难舱由耐高热、耐火、不燃烧软质材料制成,为折叠充气式,其侧壁中空,分为若干个连通的气室,气室由气管连通后接气门,气门与充气装置插接,充气装置为气罐或其他由化学物质接触而产生不可燃气体的装置,设置在避难舱顶外部。
所述降温喷淋装置包括与自来水管道相连的漏斗形水箱,水箱的周壁上设有若干个喷水孔,水箱与自来水管的出口相对应,在自来水管上设有控制阀。
所述通风装置为带有换风扇的通风管,它由耐高温材料制成,其与外界连通处设有烟雾报警器。
所述供水装置为设置在避难舱内顶部的水袋,它与外部水箱连通。
所述固定安全装置为设置在避难舱内壁的至少一个安全带或在舱内顶部和底部间设置纵向连接带,在其上设置至少一个安全带。
所述报警装置安装在避难舱的顶部,包括指示灯和发声器;在避难舱的底部设有工具箱;所述照明装置为避难舱内侧壁上设置的荧光棒或自备电池的照明灯。
所述吊移装置为设置在避难舱底部以及沿避难舱底沿到顶部的拉带或折叠架,其顶部为吊环,拉带或折叠架可与避难舱一体或分体,均为耐高温、耐火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宇凡,未经孟宇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0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