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单井储油罐智能测控数据管理控制柜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0969.0 | 申请日: | 200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3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世龙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7000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储油罐 智能 测控 数据管理 控制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储油罐智能监控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油田单井储油罐智能测控数据管理控制柜。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田储油罐智能监控技术其手段和功能还比较单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技术或设备同时具有身份确认、拉油时段限定、防盗、温度和液位自动控制报警等功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数据管理盲区,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的油田单井储油罐智能测控数据管理控制柜。该控制柜着重解决了油品防盗、智能时段加热、液位计量及控制、数据管理等长期困扰油田生产管理的瓶颈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油田单井储油罐智能测控数据管理控制柜,包括带触摸屏工业平板电脑、PLC逻辑控制器、PLC逻辑控制器扩展模块、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智能雷达液位计、智能电动执行器和IC卡读卡器,带触摸屏工业平板电脑与PLC逻辑控制器相接,PLC逻辑控制器又与PLC逻辑控制器扩展模块相接,PLC逻辑控制器扩展模块又分别通过温度变送器和安全栅与控制柜的温度传感器、储油罐的温度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智能雷达液位计相接构成温度和液位测控终端,PLC逻辑控制器则通过电平转换及驱动电路与智能电动执行器相接,智能电动执行器和设置在带触摸屏工业平板电脑上的IC卡读卡器一起构成授权管理拉油操作测控终端。
上述油田单井储油罐智能测控数据管理控制柜,其带触摸屏工业平板电脑上还设置有U盘数据转移插口以接测控数据库读取单元。
上述油田单井储油罐智能测控数据管理控制柜,其带触摸屏工业平板电脑上还设置有无线数据远传单元及通讯接口。
上述油田单井储油罐智能测控数据管理控制柜,其与PLC逻辑控制器相接的电平转换及驱动电路上还设置有罐温加热控制单元,罐温加热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依次接主电路单元和电能计量单元,罐温加热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接高效电磁加热棒。
上述油田单井储油罐智能测控数据管理控制柜,其罐温加热控制单元上还连接有手动应急操作单元,手动应急操作单元则与智能电动执行器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油田单井储油罐智能测控数据管理控制柜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系统的IC卡身份确认(即IC卡的授权级别,L级授权给拉油工,K级授权给看井工)和拉油时段限定功能,实施对放油阀开关的操作管理。提高放油阀开关操作的严密性和安全性。有效防止原油被盗现象的发生。
2)利用系统的智能时段加热控制功能,合理地利用电力资源。自动优化电力资源,节能降耗。
3)利用系统的液位异常下降报警技术,实时监控输油管道的泄漏和盗窃现象的发生。保护油品的安全。
4)利用系统的下限液位锁定加热单元技术,防干烧、防火灾。防止罐内油位低于加热体时人员误操作和系统误动作而引起的加热设备损坏或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5)利用系统的上限液位控制停井技术,防止满罐。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框图;
附图2为系统构成原理框图;
附图3为温度测量及控制构成示意图;
附图4为液位测量控制系统功能原理框图;
附图5为授权管理拉油操作功能原理框图;
附图6为数据综合分析系统构成框图。
图中,1、带触摸屏工业平板电脑,2、PLC逻辑控制器,3、PLC逻辑控制器扩展模块,3、PLC逻辑控制器扩展模块,4、柜温温度传感器,5、罐温温度传感器,6、非接触式智能雷达液位计,7、智能电动执行器,8、IC卡读卡器,9、温度变送器,10、温度变送器,11、安全栅,12、电平转换及驱动电路,13、U盘数据转移插口,14、无线数据远传单元及通讯接口,15、罐温加热控制单元,16、主电路单元,17、电能计量单元,18、高效电磁加热棒,19、手动应急操作单元。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油田单井储油罐智能测控数据管理控制柜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世龙,未经何世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0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