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烟气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1067.9 | 申请日: | 200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3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盛;张宁;姜在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继盛 |
主分类号: | F23J15/04 | 分类号: | F23J15/04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家昭 |
地址: | 261300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烟气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烟尘的排放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烟气中的尘粒、SO2、P2O5等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为了控制烟气对环境的污染,不同结构形式的除尘器被广泛采用,目前使用的主要有旋风除尘器、多管除尘器、湿法脱硫除尘器等,但这些除尘器普遍存在能耗高、结构复杂庞大、维护及运行成本较高的缺点,另外除尘及减少有害气体的效果也不十分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锅炉烟气除尘器存在能耗高、结构复杂庞大、维护及运行成本较高的缺点,提供一种能耗低、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及除尘效果好和排放不需要烟囱的除尘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除尘器,包括水池和装在其上面的壳体,壳体上设有进烟口和出烟口,其结构特点是:壳体内设有阻水栅,阻水栅把壳体内部分为与出烟口连通的出烟室和与进烟口连通的除尘室二部分,阻水栅上设有出烟孔;在除尘室内设有限流板和阻流板,限流板靠近出烟口设置,其上端与壳体顶面连接,阻流板靠近进烟口设置,其上端与壳体顶面间设有过烟道;限流板下端高于阻流板下端,在除尘室内的顶部设有与供液装置连通的喷淋头。
采用上述结构的除尘器,由于其内部只设有阻水栅、限流板和阻流板,因此结构简单,阻水栅、限流板和阻流板把其内部间隔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除尘腔,每个除尘腔上部设有喷淋头,因此可有效的把烟气中的尘粒及有害气体清除,达到排放标准,排放时不需要烟囱。上述结构的除尘器使用维护也比较简单,能耗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所示的锅炉烟气除尘器,由水池1和壳体2组成。壳体2位于水池1的上面,壳体2内设有阻水栅5,阻水栅5把壳体2内部分为与出烟口4连通的出烟室和与进烟口3连通的除尘室二部分,阻水栅5上设有出烟孔6;在除尘室内设有限流板7和阻流板8,限流板7靠近出烟口4设置,其上端与壳体1顶面连接,阻流板8靠近进烟口3设置,其上端与壳体2顶面间设有过烟道9,限流板7下端比阻流板8下端高;在除尘室内的顶部设有与供液装置连通的喷淋头10。图1及图2给出的除尘器中设置了一块限流板7和一块阻流板8,把除尘室间隔成三个除尘腔(11、12、13),每个除尘腔上部都设有喷淋头10。限流板7和阻流板8的的形状最好设计成弧形,其数目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其组合方式可以是一块或多块限流板7与一块或多块阻流板8的组合,喷淋头10的数量在每个除尘腔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喷淋头10与在水池1中的水泵通过管道连通。
使用时,把水池1中加注碱水,使水面没过阻流板8下端且与限流板7下端留有空隙,通过引风机把锅炉产生的烟气经进烟口3送入除尘器,高速流动的烟气首先进入除尘腔11,在阻流板8的阻挡下形成“旋风”冲击水面激起水花,水与烟气混合,加上喷淋头的喷淋,大部分尘粒便沉入池底,SO2、P2O5等有害气体与碱水反应生成的沉淀物也沉入池底;被减速变向的烟气经过烟道9进入除尘腔12,沿腔壁的水膜运动,形成水膜净化,在水膜和喷淋的共同作用下烟气得到进一步净化;再次被改变方向和减速的烟气经限流板与水面的空隙进入除尘腔13,烟气在除尘腔13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净化,经阻水栅5脱水后通过出烟孔6进入出烟室,最终通过出烟口4排出,排放不需要高高的烟囱。烟气经上述处理后,95%以上的尘粒和有害气体可以除去,可以达到30M以外肉眼难辨出烟气的存在及3M以外嗅不到烟味的效果,从根本上解决了烟囱林立及烟气污染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继盛,未经张继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1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