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式反滤围井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1383.6 | 申请日: | 200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宋相河;王英娥;陈建军;张树文;宋相平;梁兆祥;李红卫;窦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相河 |
主分类号: | E02B3/04 | 分类号: | E02B3/04;E02B3/1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5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式反滤围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治堤坝管涌的机械装置,具体是一种整体式反滤围井。
背景技术
堤坝管涌是危害堤坝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在堤坝外的涌洞周围堆放沙石袋围成围井,管涌从围井中向上喷流的过程中,泥沙沉积在围井中,水从围井上口流出,依次沉积泥沙来缓解和封堵涌洞。该方法的缺陷是施工速度慢,对于水压较大的情况下,根本来不及进行围井,并且泥沙的沉积也很缓慢,给抢险带来很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整体式反滤围井。
其技术方案是:在一个上细下粗的锥桶体内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2-4个直径从小到大的隔板,每层隔板上均设有多个孔,隔板之间填充有过滤材料,在锥桶体上部的一侧设置溢流管。
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还包括:底部隔板上固定一根位于锥桶体轴心的立柱,上面的隔板依次套装在立柱上,在立柱的顶部设置与立柱螺纹配合的手摇轮,手摇轮下部通过垫圈与顶层隔板连接,在锥桶体的底部边缘上固定有帆布垫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于堤坝出现的管涌危险可以快速实现围井和引流,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结构图;附图2是图1中除去锥桶体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锥桶体11采用钢板加工的上细下粗的锥桶体,在锥桶体内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4个直径从小到大的隔板(1、2、4、5),每层隔板上均设有多个孔,隔板之间填充有过滤材料3,在锥桶体11上部的一侧设置溢流管10。
使用时,首先将锥桶体连同其内的四层隔板和过滤材料一起扣在涌洞周边,涌洞排出的泥沙流沿隔板的孔和过滤材料逐级向上,到大顶层隔板前,泥沙基本沉淀,水通过溢流管被引出,这样就实现了涌洞的快速封堵。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底部隔板5上固定一根位于锥桶体轴心的立柱7,上面的隔板(4、2、1)依次套装在立柱5上,在立柱7的顶部设置与立柱螺纹配合的手摇轮8,手摇轮8下部通过垫圈9与顶层隔板1连接,在锥桶体11的底部边缘上固定有帆布垫圈6。
由于增加了底部的帆布垫圈,在涌洞周边不太平整的时候,可以很好的组织泥沙流从锥桶体底部周边溢出;手摇轮的作用是根据涌洞泥沙流的流量,逐步积压过滤材料,是泥沙沉积的更彻底,最终达到封堵管涌的目的。
所用的过滤材料根据管涌流量和压力的大小选择,可以使用树枝、秸秆、稻草等粗料,也可以采用空隙较小的纤维滤网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相河,未经宋相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1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插卡式排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固定码头滑动系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