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线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1503.2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9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G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02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汽车 驾驶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驾驶室线束,具体地说是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线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重汽生产的重型汽车驾驶室主体线束的布线方式,其中部分是参照进口样车的模式设计的。由于样车为国外早期产品,设计理念与目前国内状况不尽相同,不仅造成线束制作成本提高,而且增加了敷设线束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部分连线横跨在车体前面,影响整车外形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捷、制作成本低、施工效率高、车体外形美观的重型汽车驾驶室线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线束,包括驾驶室内主体线束和驾驶室外前围板分支线束,主体线束一端与底盘系统线束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驾驶室内设置的继电器功率板、空调器操控板、翘板开关板、仪表显示板、组合控制开关相并联,主线束上由A、B、C、D接点引出的四条并联的支线束直接穿过前围板上的过线孔分别与驾驶室外设置的左右侧组合灯、电动喇叭、雨刮器电动机及喇叭电磁阀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连接导线反复迂回的弊端,省略掉了繁杂的插接元件,简化了施工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使驾驶室线束布局简捷流畅。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构如附图所示,主体线束一端与底盘系统线束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驾驶室内设置的继电器功率板、空调器操控板、翘板开关板、仪表显示板、组合控制开关相并联,主线束上由A、B、C、D接点引出的四条并联的支线束直接穿过前围板上的过线孔分别与驾驶室外设置的左右侧组合灯、电动喇叭、雨刮器电动机及喇叭电磁阀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1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