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注药式宫颈扩张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1600.1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28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祥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祥贞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注药式 宫颈 扩张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注药式宫颈扩张管。
(二)背景技术
在妇科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等手术中,需要对病人进行宫颈扩张,由于宫颈内有许多神经末梢,在施行宫颈扩张时,在受到牵拉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反射,容易产生持续性疼痛,宫颈紧张收缩,甚至产生血压升高、头晕等“人流综合症”,目前,临床上一般先麻醉后进行扩张,比较麻烦,而且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卫生、费用低、效率高、操作方便的可注药式宫颈扩张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可注药式宫颈扩张管,包括带有多个微孔的管体,所述的管体内腔有一通道,通道一端连接有气囊薄膜,另一端连接有常闭单向阀,管体末端连接有带针头的底座,所述的管体的头部带有一定锥度。
所述管体上的微孔开在没有气囊薄膜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安全卫生、费用低、效率高、操作方便、适宜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孔,2气囊薄膜膨出的状态,3气囊薄膜(气囊薄膜未膨出的状态),4通道,5管接头,6连接胶管,7常闭单向阀,8常闭单向阀入口,9管体,10导液管,11带针头的底座,12弹簧,13常闭单向阀出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注药式宫颈扩张管,包括带有多个微孔1的管体9,所述的管体9内腔有一通道4,通道4一端连接有气囊薄膜3,另一端连接有常闭单向阀7,管体9末端连接有带针头的底座11,所述的管体9的头部带有一定锥度。
管体9内的通道4和导液管10另一端通过接插金属管接头5相连。
所述的常闭单向阀7由柱状壳体、弹簧12和阀体构成。
所述的管体9、导液管10和带针头的底座11构成一个整体,以便药液顺利进入管体9;管体9没有气囊薄膜3的部分的侧壁上通过激光打孔机打出的100个直径0.3mm的微孔1。
可注药式宫颈扩张管的使用方法是将灭菌的可注药式宫颈扩张管在收缩状态即气囊薄膜3紧贴管体9呈细管时从宫颈口插入,先将带针头的底座11接到针管上,把管体9插入病人的宫颈管,推动注射器,药液在高压下通过管体9的微孔1喷出,穿过宫颈粘液,阻断宫颈神经反射,然后对囊腔充填空气或水,拔去金属针头的注射器头伸进常闭阀门入口8处,将阀体向里顶,阀体上开有缺口的端部进到阀体外壳凸肩处,将常闭单向阀7打开,从入口到通道4到囊腔连通,可以实现对囊腔充填,实现囊腔的膨胀,宫颈扩张完成。拔去注射器,阀体受弹簧12的弹力自动复位关闭,恢复“常闭”状态,使囊腔里的空气或水的压力得以维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祥贞,未经赵祥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1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瓿开启器
- 下一篇: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