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渗透路面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1918.X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6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袁蕾;张成禄;胡伟伟;付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04 | 分类号: | E01C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隆安 |
地址: | 25006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渗透 路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雨水渗透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渗透路面。
背景技术
雨水回用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切合实际的新型节水措施,对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渗透地面让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具有缓解地面沉降、减少海水倒灌等多种效益。但是传统的渗透地面渗透性能受土质限制大,空心砖洞朝上,易堵塞,且横向不透水,对雨水径流量的调蓄能力低,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并且现在城市化程度大,路面硬化普遍,加上淡水资源紧缺,如何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充分利用雨水的问题已经提上日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管理、经济节约、雨水渗透效果好的新型渗透地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自下到上为土壤层、粗沙层,其中,粗沙层的上面隔一定距离铺有平放和侧放相交替的空心砖,空心砖的周围填充有砾石,在空心砖上设有4~6个与路面平行的孔道。
所述的空心砖由粒径为5~7mm的陶粒粘结成,空心砖上的孔道可以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的砾石粒径3.0~5.0cm。
本实用新型在空心砖周围填充砾石,以利于雨水渗透。砾石表面应光滑无尖突,便于行走。空心砖由陶粒粘结制成,抗压性强。雨水降到地面后,依次经过砾石层、砂层,最后渗入地下,涵养地下水。本实施方式的特色在于将空心砖平行放置,形成一个高效的雨水回渗系统。空心砖部分侧放,其上的孔道与路面平行,使雨水可横向穿过,使径向水量均匀。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公园小径、人行道等,充分利用城区路面,可提高雨水回渗率又不单独占用土地。同时本设计可与城市绿化相结合,达到美观实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
2、对雨水水量的径向调节能力强;
3、充分利用雨水,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4、节约土地,且有净化效果,保证地下水的安全;渗透性好,不易堵塞,运行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其中1、空心砖,2、砾石,3、粗砂层,4、土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自下到上为土壤层4、粗沙层3,粗沙层3的上面相隔10~20cm的距离铺有平放和侧放相交替的空心砖1,空心砖1的周围填充有砾石2,在空心砖1上设有4~6个与路面平行的孔道。
在地下先埋设一层粗砂,之上每隔一定距离放置一空心砖,砖周围填充砾石,以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利于雨水更好的渗透。砾石粒径3.0~5.0cm,表面光滑无尖突,便于行走。空心砖由粒径为5~7mm的陶粒粘结成,抗压性强,其上根据情况设置4~6个洞;铺设时使其上的洞与路面平行、垂直交替,以便于雨水的流通;其尺寸应根据路面的宽窄程度相应变化,一般情况下应小于路面宽度10~14cm,居中放置。作为公园小径时,砾石间可填少许细砂,种上草坪,达到绿化、美观的效果。雨水降到地面后,依次流经砾石层、砂层,最后渗入地下,涵养地下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使雨水得到净化,保证了地下水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1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