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2460.X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5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张成禄;王鸣;王琳琳;刘曼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2;C02F7/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隆安 |
地址: | 25006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一体化 氧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涉及的是用膜组件实现泥水分离的污、废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沟法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是利用循环式混合曝气沟渠来处理污水的简易污水处理技术,简便有效,在国内外的污水处理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一体化氧化沟无单独二沉池,集曝气、沉淀、泥水分离和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目前一体化氧化沟主要有沟内式、侧沟式和中心岛式,其指导思路是将二沉池与氧化沟合建。普通一体式氧化沟具有经济合理,脱氮除磷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污泥量少、运行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泥水分离效果不理想、排泥不通畅、维护困难等缺点。评价一体化氧化沟的优劣关键看其分离器的泥水分离效率,因此分离器的改进至关重要。当前一体化氧化沟最常用的分离器是船式沉淀器,其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堵塞、跑泥、泥水分离效果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能力强、工艺流程短、能耗少、管理方便的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池、转刷曝气器和泥水分离装置,反应池的两侧为直线墙段,在反应池的一侧直线墙段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反应池内与直线墙段平行的中心线上设有阻流墙,阻流墙的两端设有对称的导流墙,转刷曝气器设置在阻流墙的两侧,曝气器的另一端设置在与阻流墙对应的反应池的直线墙段上,所述的泥水分离装置是由若干膜组件泥水分离器、总线连通管、自吸泵和鼓风机组成,膜组件泥水分离器通过总线连通管连结在一起,在总线连通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有自吸泵和鼓风机,其中,若干个膜组件泥水分离器平行地设置在反应池的出水口处。
所述的膜组件泥水分离器由由铝合金或PVC制成的长方体框架、无纺布和出水管组成,在框架的表面设有若干层无纺布,出水管设置在框架的一个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污水由进水口进入环形反应池,转刷曝气器推动混合液在沟内循环流动,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充氧,混合液在出水口通过膜组件实现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水通过集水管收集后从出水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膜组件同时可作为生物膜形成的载体,污水在生物膜作用下进一步被净化,强化了污水处理能力。
2、膜组件作为泥水分离器,其固液分离效果好,避免了由于污泥膨胀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3、膜组件易更换和清洗。
4、工艺流程短、构筑物和设备少,因而投资少、能耗低、占地少、管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泥水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膜组件泥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刷曝气器,2、进水口,3、出水口,4、导流墙,5、阻流墙,6、膜组件泥水分离器,7、反应池,8、鼓风机,9、总线连通管,10、三通阀,11、自吸泵,12、长方体框架,13、出水管,14、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中,它包括反应池7、转刷曝气器1和泥水分离装置,反应池7的两侧为直线墙段,在反应池的一侧直线墙段上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反应池内与直线墙段平行的中心线上设有阻流墙5,阻流墙的两端设有对称的导流墙4,转刷曝气器设置在阻流墙的两侧,曝气器的另一端设置在与阻流墙对应的反应池的直线墙段上,所述的泥水分离装置是由若干膜组件泥水分离器6、由不锈钢管制成的总线连通管9、自吸泵11和鼓风机8组成,膜组件泥水分离器6通过总线连通管9连结在一起,在总线连通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管10分别连接有自吸泵11和鼓风机8,其中,六个膜组件泥水分离器平行地设置在反应池的出水口处。
如图3所示,膜组件泥水分离器由由铝合金或PVC制成的长方体框架12、无纺布14和出水管13组成,在框架的表面设有若干层无纺布14,出水管13设置在框架的一个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反应池四周池壁为纤维网混凝土直墙,在混凝土中添加纤维网可提高池壁的抗渗、抗裂能力。池底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防渗。转刷曝气器布置在氧化沟的直线段上,选用Mammonth转刷,叶片通过彼此连接直接紧箍在水平主轴上,沿周围均布成一组,每组叶片之间有间隙,叶片沿轴长成螺旋状分布。其主轴为中空钢管,叶片由不锈钢板制成。进水口设在转刷曝气器的下游,且与其保持一定距离。出水口应与进水口足够远,以避免短流。导流墙和阻流墙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导流墙的圆心设在水流进弯道一侧,减少污泥的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2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灯具
- 下一篇:工频电力数据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