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急避险逃生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2928.5 | 申请日: | 200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3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秦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永刚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急 避险 逃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急避险逃生箱,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在地震、火灾之类的情形发生时人们应急避灾、逃生用的紧急避险逃生箱。
背景技术
火灾虽不属于不可抗力所致,但防患意识十分重要,在火灾发生时,应急的自救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而应急自救必须借助于良好的自救设施,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个人住宅的窗户一般都有防盗栅围护,甚至连日常进出的门也安装有防盗门,但是,一旦遭遇火灾意外或者地震意外,要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逃生似乎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针对于地震、火灾突袭时,需要有一种可供人们应急避险的设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在地震、火灾发生时供人们应急、蔽护的紧急避险逃生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紧急避险逃生箱,它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的箱体设有箱架,箱架的内侧封固有内封板,外侧封固有外封板,内、外封板之间形成有整体贯通的水道;在箱体顶部设置有喷淋头,喷淋头与水道相通;在箱体的箱腔内分别设置有供氧装置和用以向水道内供水的并与水源管路相连接的管阀装置;箱门包括内、外移动门,各由内、外封板封隔成有水道;水道与管阀装置连接;箱体顶部设置有天线;箱腔内设置有保险柜;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瓶、呼吸器,呼吸器由软管与氧气瓶瓶腔相通;管阀装置包括总阀门,该总阀门的一端与水源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通水管的一端连接,通水管的另一端与四通管接头连接,四通管接头由通水管引至水道和由软管引至水道;内、外移动门的门沿上设有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坚固安全、可供人们及时避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箱体为框架结构,由箱架(5)形成一个箱体,为保障箱体的坚固度,在箱体(5)上间布加强筋(10),在箱架(5)的内侧通过适当方式焊接或铆接封固有内封板(6),外侧先予封固有防火板(3),再在防火板外封固有外封板(8),内封板(6)、外封板(8)之间,或者更具体地讲在内封板(6)与防火板(3)之间形成有整体贯通的水道(7),为了保证水道(7)的整体性贯通,可在箱架(5)的依需部位以及各加强筋(10)上分别开设通水孔(4)、(11);箱体的顶部接近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一喷淋头(1),该喷淋头(1)又称之谓莲蓬头,其与水道(7)相通,喷淋头(1)可以有二个或多个,例如当四个时,可比较均匀地分布在箱体顶部的四个角部:由氧气瓶(28)、呼吸器(12)构成的供氧装置可以由市售购取而配设在箱腔内;氧气瓶(28)通过固定架(9)而固定于箱腔中,即固定在内封板(6)上;供氧装置的数量可以依需增减,一般情况下,若箱体容积率大,可容纳的人员多,则予增配,反之亦然,但尽可能满足人手一个;管阀装置尽可能安装在箱腔之一禺,包括总阀门(14),该总阀门(14)之一端与进水管(15)的一端固接,进水管(15)的另一端与水源水管如进户自来水管路连接,总阀门(14)的另一端与通水管(26)的一端固接,通水管(26)的另一端与一个四通管接头(19)连接,四通管接头(19)分别由相对应的通水管(17)接续至箱体左、右、后侧的通水管(17)以及由两软管(22)接续至箱门的水道(24);通水管(17)通过通水孔(16)与水道(7)相通,软管(22)通过通水管(23)与水道(24)相通;内、外移动门(21)、(25)通过预设在箱架(5)上的移门滑道(18)、槽孔(20)而可滑动自如,并且由附设在门沿上的密封条(27)起良好的左用,以杜绝火灾时产生的有毒烟侵袭至柜内。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考虑到便于使柜内的处于避难中的人员与外界联系,如求救,则只要在携有手机的情况下,并在天线(2)的辅助下方便地与外界通话联系。
在平时,本实用新型的箱腔内可以通过附设挂衣架、杆等用于适当放置服装,以充分体现一箱多用的特点。
若是地震发生后,当人们感知后,可速即打开移动门进入箱内,由于箱体(5)为钢架结构,因而可承受常规的抗压力而不致变形或损坏,因箱内处于封闭状态会导致缺氧,则可通过供氧装置弥补,一旦火灾发生,若出现难于及时向户外逃生的状况,那么只要拉动外移动门(25),躲入箱内并关闭移动门,戴上呼吸器(12),及时打开总阀门(14),由供给水源的管路将水自进水管(15)引入,由四通管接头(19)及通水管(17)、软管(22)分别通过通水孔(16)、(23)进入水道(7)、(24)、在水压作用下,水道(7)、(24)内的水自喷淋头(1)喷出,散布在外封板(8)及箱门上,使箱体降温冷却,避免箱内人员灼伤,并且及时与外界进行呼救联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永刚,未经秦永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2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