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空区岩音自动报警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2949.7 | 申请日: | 200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7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仲维光;徐永贵;徐钦国;褚召伟;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维光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G08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3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空区 自动 报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采空区地压变化自动报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空区岩音自动报警仪。
背景技术
大面积采空区的突然冒落是非煤矿山重大的安全隐患,一直以来是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最为关注的安全问题,如何做到在大冒落前进行预警、预报,以便采取各种措施撤离人员和设备,是多年来各矿山工程技术人员最为关注的课题。该装置一旦在非煤矿山得到推广应用,将大大改善矿井安全程度,使采空区这一人见人怕的重大安全隐患做到了可防可控,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地压检测方面,现有应用产品只是对地压变化进行数字记录,而对采空区何时冒落及冒落前如何预警,尚无成型产品。采空区大面积冒落是非煤矿山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极易造成群伤群亡的重特大恶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有效避免采空区大面积冒落所发生的重大伤亡恶性事故,做到事故发生前的预警预报,为人员及财产的安全撤离赢得时间,本实用新型针对原有设备的不足之处,采用收集采空区冒落前发生的岩石声发射现象进行报警,发明了采空区岩音自动报警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空区岩音自动报警仪,包括:报警仪面板,其特征在于:报警仪的电路包括:电源电路,中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IC2,蜂鸣电路,信号显示电路,继电器隔离电路,拾音器;电源电路中,220V交流电源经降压,整流滤波产生直流电压,供蜂鸣电路和信号显示电路使用,同时经稳压集成电路产生直流电压供中央处理器CPU使用,交流电源连接到拾音器,为拾音器提供电源;拾音器根据检测点设置为多个,拾音器拾取的岩音信号送入继电器隔离电路中,控制对应的隔离继电器吸合,将信号送入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PU经内部处理后一路以串口的方式送数据存储器IC2保存数据,同时输出高电位推动蜂鸣电路,蜂鸣器报警,另一路去信号显示电路,显示岩音发生位址、次数、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在十多年人工地压观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地压记录规律研制而成。大面积冒落前矿柱压裂、片帮、顶板断裂等一系列岩石破坏所产生的声音,是非常明显的征兆之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冒落前岩石破坏发出的声音进行收集,通过数字化处理,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声、光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根据地压变化规律,采空区在冒落前30分钟到120分钟之间,矿柱一定会分裂,顶板要断裂,而这些破坏发生所产生的岩石声发射经过该装置转换为报警信号,接到报警信号后安全撤离。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采空区大面积冒落所发生的重大伤亡恶性事故,做到事故发生前预警预报,为人员及财产的安全撤离赢得时间。
本实用新型将大大改善矿井安全程度,使采空区这一人见人怕的重大安全隐患做到了可防可控,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为对岩石声发射之外的其他声音滤波器未安装,解决办法是该产品选择无杂音的地方安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报警仪前面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报警仪后面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拾音器面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单个拾音器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中:
1、位置LED数码显示;2、发光数码管次数显示;3、发光二极管强度指示;4、电源指示灯;5、报警清除按钮;6查寻按钮;7、电源接线端子;8、拾音器公共端M;9、蜂鸣器;10、保险管;11~15、五个检测点的信号输入端;16、拾音器接线端子;17拾音器拾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空区岩音自动报警仪分为主机和拾音器两大部分。
主机部分的前面板如图1所示,后面板如图2所示,前面板包括:位置LED数码显示1、发光数码管次数显示2、发光二极管强度指示3、电源指示灯4、报警清除按钮5、查寻按钮6,其中报警清除按钮5.查寻按钮6组合为记忆清除功能。后面板包括:电源接线端子7、拾音器公共端M8、蜂鸣器9、保险管10、五个检测点的信号输入端11~15。
拾音器部分面板如图3所示,包括:拾音器接线端子16、拾音器拾音孔17。
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如图4、5、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维光,未经仲维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2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链编织带及其拉链组成结构
- 下一篇:多用途拉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