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收喷射式超低温发电制冷制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3109.2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3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深佃;陈恩佃;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岩 |
主分类号: | F25B11/02 | 分类号: | F25B11/02;F25B19/02;F25B15/00;F01K25/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71000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喷射式 超低温 发电 制冷 制热 装置 | ||
1.一种吸收喷射式超低温发电制冷制热装置,包括汽轮机I(2)和与其连接的发电机I(3),其特征在于,解析器(1)、汽轮机I(2)、冷源交换器(11)、吸收塔(4)、增压泵(10)和热交换器I(9)依次连接成为回路,解析器(1)、热交换器I(9)、热交换器II(8)、节流阀(7)和吸收塔(4)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喷射式超低温发电制冷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吸收塔(5)和热交换器III(6),吸收塔(4)、第二吸收塔(5)、热交换器III(6)依次连接形成回路,节流阀(7)连接第二吸收塔(5)。
3.一种吸收喷射式超低温发电制冷制热装置,包括汽轮机II(26)和与其连接的发电机II(27),其特征在于,可控超临界装置、高压喷射器(24)、汽轮机II(26)、冷凝器(28)和增压泵(30)依次连接成回路,汽轮机II(26)、冷凝器(28)、环境吸热器(29)和高压喷射器(24)依次连接形成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喷射式超低温发电制冷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低压喷射器(25)和分流阀(31),高压喷射器(24)、分流阀(31)和低压喷射器(25)依次连接成回路,环境吸热器(29)连接低压喷射器(25),分流阀(31)连接汽轮机II(26)。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吸收喷射式超低温发电制冷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控超临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工质储罐(20)、高压计量泵(21)、热交换器(22)和稳压气包(23),增压泵(30)连接工质储罐(20),稳压气包(23)连接高压喷射器(24)。
6.一种吸收喷射式超低温发电制冷制热装置,包括汽轮机I(2)和与其连接的发电机I(3)以及汽轮机II(26)和与其连接的发电机II(27),其特征在于,解析器(1)、汽轮机I(2)、冷源交换器(11)、吸收塔(4)、增压泵(10)和热交换器I(9)依次连接成为回路,解析器(1)、热交换器I(9)、热交换器II(8)、节流阀(7)和吸收塔(4)依次连接,可控超临界装置、高压喷射器(24)、汽轮机II(26)、冷凝器(28)和增压泵(30)依次连接成回路,汽轮机II(26)、冷凝器(28)、环境吸热器(29)和高压喷射器(24)依次连接形成回路,环境吸热器(29)连接吸收塔(4)中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22)分别连接热交换器II(8)和吸收塔(4)中的高温热交换器。
7.一种吸收喷射式超低温发电制冷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控超临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工质储罐(20)、高压计量泵(21)、热交换器(22)和稳压气包(23),增压泵(30)连接工质储罐(20),稳压气包(23)连接高压喷射器(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岩,未经刘红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31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