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离心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3125.1 | 申请日: | 200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6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林;孙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开发区博森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3/08 | 分类号: | B04B3/08;B04B9/02;B04B7/02;B04B7/00;B04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离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离心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制药、食品及保健品领域实心滴丸脱油工序使用的卧式离心甩干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滴丸脱油一般采用立式离心机。其缺点是,需人工将滴丸放入离心机杯中,甩油后再用人工倒出,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不能与上下游设备有机连接实现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已有方法和设备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少,离心脱油效果好,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高的卧式离心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离心机,包括机箱,安装在机箱上的电机和离心桶,其特征在于:离心桶为内有螺旋出粒搅龙的卧式离心桶,它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并通过两端轴承安装在机箱中;离心桶一端装有离心桶带轮,离心桶带轮与离心桶下方的电机的电机带轮传动连接。
还包括连接在机箱下方的机座;机箱通过橡胶弹簧座和减震弹簧与机座相连。
在离心桶两端外侧,机箱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挡油环。
机罩内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油环。
机箱下部开设有放油口,放油口通过集油管与机座内的油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带油滴丸从卧式离心桶一端送入,经离心甩干后从另一端被自动送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操作,务须人工加料和取料,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进料口处的进料斗可与供料传送带对接,出料口可与下道工序的进料口对接,与上下游设备有机连接,实现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钻有密孔的离心桶13通过两端封闭式轴承8装入机箱6中,用端盖进行轴间定位。离心桶13内有螺旋出粒搅龙9,在离心桶13两端外侧,机箱6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挡油环15。离心桶13右端装有离心桶带轮12,左端进料口7外小内大,便于进粒,右端出料口14内小外大便于出粒。机罩10为半圆形或者阶梯形,装在机箱6上部,机罩10内两端装有甩油环11,机罩10可打开以清理离心桶13。
电机18为直流调速电机,装在离心桶13下方,电机18的电机带轮17通过皮带16与离心桶带轮12连接,电机18带动离心桶13转动。
机箱6下部有一放油口,机座1内有一油箱2,油箱2与所述放油口通过集油管3相连。机箱6通过橡胶弹簧座5和减震弹簧4与机座1相连。
带油滴丸通过进料口7进入离心桶13,离心桶13在电机18带动下高速反向运转甩油,一定时间后电机18停止转动,而后又正向低速运转,将甩干的滴丸从离心桶13的出料口14甩出,反复循环。离心桶13内的油通过密孔甩上机罩10和机箱6内壁,流下后通过机箱6底部出油口和机箱6流入机座1内的油箱2中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开发区博森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开发区博森制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3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极优化避雷针
- 下一篇:一种高热稳定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