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液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3476.2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8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时敏秀;张勇;王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敏秀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031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液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液车。
背景技术
临床诊疗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对患处进行冲洗的情况,如妇科检查、治疗时的阴道冲洗,某些手术时的创口冲洗等,在冲洗作业时,往往会因为冲洗液收集不好而造成污液乱流,既不卫生也容易造成创口的污染,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风险。收集起来的废液,必须经过二次消毒后才能处理,处理的过程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治疗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疼痛感而导致患者肢体发生颤动,目前临床工作中大多只能安排医护人员按压住患者肢体,保证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直接影响手术的进程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可以在诊疗的同时对流入漏斗中的液体和组织消毒并且能够有效固定患者肢体的集液车的技术方案,使用该方案所述集液车,操作简便,使用灵活、方便,集液车收集起来的废液和各种组织可以直接倒掉销毁,不必进行二次消毒,避免了交叉感染,诊疗过程中能保持诊疗室地面清洁。固定带能够有效固定患者肢体,不必占用多余的医护人员按住患者肢体,能够有效节约人力,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集液车,包括可升降的车架、与车架固定连接的漏斗,所述车架顶端设置有消毒腔,消毒腔为中空管状结构,消毒腔内壁上均布有消毒孔,外壁上设置有导液管,与消毒液管路相连接,消毒腔的一个侧壁顶端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固定带一、固定带二,与侧壁平行的另一侧壁顶端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固定带三、固定带四。
临床使用时,通过调整可伸缩的车腿,改变集液车的高度、水平或倾斜状态,将集液车放到患者诊疗的位置,即可进行冲洗作业,出水口下可放置一个带刻度的塑料桶。此时消毒液经导液管进入消毒腔,自消毒腔内壁的消毒孔中流出,沿漏斗内壁流下,对进入漏斗的各种液体和组织进行消毒,流入废液桶中的液体即为已经消毒完毕的液体,可以直接处理掉,不必再做二次消毒,大量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治疗过程中一旦由于疼痛而发生颤动,患者肢体已通过固定带固定在集液车上,不必额外安排医护人员按压患者肢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消毒腔与水平面垂直的截面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圆形。即消毒腔可以为方形管状结构也可以为圆形管状结构。
固定带一、固定带三上固定连接有子扣,固定带二、固定带四上固定连接有母扣,固定带一、固定带二,以及固定带三、固定带四之间通过子母扣配合连接。
固定带可以与所在的消毒腔侧壁在同一轴线上,患者肢体摆放方向与支撑患者肢体的消毒腔侧壁方向垂直时,通过固定带将患者肢体固定在集液车上,一旦产生疼痛感导致患者肢体颤动时,不必占用多余的医护人员按住患者肢体。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采用本方案的集液车可以在诊疗的同时对流入漏斗中的液体和组织消毒并且能够有效固定患者肢体。操作简便,使用灵活、方便,集液车收集起来的废液和各种组织可以直接倒掉销毁,不必进行二次消毒,避免了交叉感染,诊疗过程中能保持诊疗室地面清洁。固定带能够有效固定患者肢体,不必占用多余的医护人员按住患者肢体,能够有效节约人力,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漏斗,3、消毒腔,4、消毒孔,5、导液管,6、固定带一,7、固定带二,8、固定带三,9、固定带四,10、子扣,11、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集液车包括可升降的车架1、漏斗2与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车架1顶端设置有消毒腔3,消毒腔3为中空管状结构,消毒腔3内壁上均布有消毒孔4,外壁上设置有导液管5,与消毒液管路相连接,消毒腔3的一个侧壁顶端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固定带一6、固定带二7,与侧壁平行的另一侧壁顶端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固定带三8、固定带四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敏秀,未经时敏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3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基齿复合双金属阀杆螺母
- 下一篇:双面双充延时电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