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炉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3525.2 | 申请日: | 200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1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万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万友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7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206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炉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灶,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功能炉灶。
背景技术
在我国广大农村,仍然有很多地区依靠使用普通炉灶燃烧农作物秸秆、柴草烧火做饭、取暖,燃烧率低,污染环境严重。也有很多地区已经开始使用液化气或煤气炉,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农作物秸秆一般放置室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炉灶,这些炉灶一般只能使用农作物秸秆或柴草作为燃料,有的只能使用煤块作为燃料,功能比较单一,虽然也有的能够将农作物秸秆、燃煤作为燃料,但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很难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燃烧率高、节能、功能多的一种多功能炉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炉灶,包括炉体、烟筒,其特征是:所述炉体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炉体形成空腔,所述炉体的上部设有水套,所述水套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水套形成空腔,所述双层水套形成的空腔与双层炉体形成的空腔密封连通,所述炉体下部设有与双层炉体空腔连通的进水管,所述水套上设有与双层水套空腔连通的出水管,所述炉体下部具有进风口,所述炉体内活动设置有上部开口的圆筒状燃烧胆,所述进风口上方的炉体内壁设有用来支撑燃烧胆的支撑腿。
以下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燃烧胆的筒壁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燃烧胆的底部为中间具有通气孔的金属板。
所述燃烧胆的底部设有若干根径向炉条,所述燃烧胆内设有上部、下部开口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与燃烧胆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土。
所述烟筒的外壁上设有汽包,所述汽包、烟筒形成的空腔与双层水套空腔密闭连通,所述汽包上设有出汽管,所述出汽管与汽包、烟筒形成的空腔连通。
所述烟筒内设有若干与汽包、烟筒形成的空腔连通的加热水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双层炉体和双层水套构成炉灶本体,结构比较简单。
(2)水套上设有热水出水管,汽包上设有与暖气片或热水器、蒸锅连通的出汽管,可以同时炒菜、蒸饭、取暖或洗澡、使用热水,功能多。
(3)炉体内可以放置用以燃烧柴草,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节约液化气及燃煤,用以燃烧柴草的燃烧胆周围具有散热孔,底部具有与进风口连通的通气孔,燃烧更充分,燃烧率高,更加节约能源。
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燃烧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燃烧胆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燃烧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燃烧胆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炉体,2-水套,3-炉口,4-烟筒,5、50-燃烧胆,6-支撑腿,7-进风口,8-进水管,9-出水管,10-出汽管,11-汽包,12-出汽管,13-风火盘,14-散热孔,15-环状金属板,16-通气孔,17-通气孔,18-锥形筒,19-保温土,20-炉条,21-加热水管,51、52-把手,53-出火口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炉灶,包括炉体1、烟筒4,炉体1为双层结构,双层炉体1形成密闭的空腔,炉体1的上部设有截面为矩形的水套2,水套2上具有炉口3,水套2为双层结构,双层水套2形成密闭的空腔,双层水套2的空腔与双层炉体1的空腔密封连通,炉体1下部设有与炉体1空腔连通的进水管8,进水管8与水箱连通,水套2上设有与双层水套2形成的空腔连通的热水出水管9,炉体1下部具有进风口7,炉体1内设置有上部开口的圆筒状燃烧胆5,燃烧胆5的上面设置有风火盘13,风火盘13的中间位置具有出火口53,进风口7上方的炉体1内壁设有用来支撑燃烧胆5的支撑腿6。
如图2所示,烟筒4的外壁上设有汽包11,汽包11、烟筒4形成的空腔与双层水套2形成的空腔密闭连通,汽包11上设有出汽管10、出汽管12,出汽管10、出汽管12分别与汽包11、烟筒4形成的空腔连通,出汽管10连通有暖气片、热水器,出汽管12连通有蒸锅,烟筒4内设有3根与汽包11、烟筒4形成的空腔连通的加热水管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万友,未经徐万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3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