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松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3881.4 | 申请日: | 200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8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传祜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B15/02;A01C15/06;A01B33/10;A0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山东省新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松旋耕 施肥 播种 联合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涉及松土施肥播种的联合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以单一作业为主,首先用犁具翻地松土,松土后用施肥机施肥,再用播种耧播种和辊子碾压。这种作业方式需要多道作业工序才能完成。另外,传统的耕地松土方式是用犁铧一类的工具耕地翻土,这种松土方式容易打乱土壤土层,影响庄稼生长。还有传统施肥和播种分步进行,很容易将种子肥料混合施播在同一个土层中,种子化肥施在一起影响种子的发芽生长。还有的在播种前用旋耕机只对旧茬土地旋耕,因旋耕只在表层进行,只起灭茬除草作用,对土壤起不到深层松动作用。虽然有的采用深松机深松土地,但深松后还需要灭茬耙平整匀。
目前,大型拖拉机(40KW以上)已在农业上普遍应用,但都还是仅限于单一作业,没有发挥机械的全部效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农业耕作方式的单一作业的上述不足和充分利用大型拖拉机的效能,提出一种深松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进一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本申请的深松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集深松机、旋耕机、施肥机、播种机的主要功能为一体,进行有机组合,成为联合作业的农业机械。
具体地说,其结构包括:机架、松土部、施肥部、旋耕齿组件、播种部和地轮,其特征在于:
1、机架的第一排安装松土部分的犁腿,犁脚为凿形铲子状,入土深度大于30cm。
2、施肥部的溜肥管附着在松土犁腿后面,溜肥管的下出口入土深度10cm。
3、机架的第二排安装旋耕齿组件,旋耕齿入土深度10cm。
4、机架的第三排安装播种部的耧腿,耧腿的开沟器入土深度6-7cm。
5、施肥部的化肥箱和播种部的种子箱为中间隔开的整体箱体,布置在犁架上方。
6、旋耕齿组件的旋耕轴、化肥箱的转盘轮、种子箱的转盘轮均由地轮轴上的链轮通过链条传动。
7、在犁腿的尾部活动安装有碾压轮。
本申请的积极效果是:
1、实现了耕作中深松-施肥-旋耕-播种-碾压一次完成,工序简单。
2、实现了耕作中深部松土、表层旋耕灭茬整平、化肥深施、种子浅播的种植要求,而且化肥种子不在一个层面,种子在开沟器入土6-7cm时,播种深度限于4cm左右,化肥层处于种子5cm以下,符合种子生根发芽的要求。
3、由于松土的犁脚为,入土深,阻力小,减少动力消耗,形成松实相间的土壤结构,有利于蓄水保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化肥箱,3-种子箱,4-化肥箱转盘链轮,5-种子箱转盘链轮,6-地轮,7-播种耧腿,8-碾压轮,9-旋耕齿,10-旋耕轴,11-溜肥管,12-凿形铲子状犁脚,13-犁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详细的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参照图1,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侧面示意图,从侧面即可了解每个部分的前后高低位置关系。每个部分的部件左右布置结构如现有的单一作业机械。从图中看出其特征在于:
1、机架1的第一排安装松土部的犁腿13,每只犁腿13间距30cm,犁脚12为凿形铲子状,入土深度大于30cm。
2、施肥部的溜肥管11附着在松土犁腿13后面,溜肥管11的下出口入土深度10cm。
3、机架1的第二排安装旋耕齿9组件,旋耕齿9入土深度10cm。
4、机架1的第三排安装播种部的耧腿7,耧腿7的开沟器入土深度6-7cm。
5、施肥部的化肥箱2和播种部的种子箱3为中间隔开的整体箱体,布置在犁架上方。
6、旋耕齿组件的旋耕轴10、化肥箱的转盘链轮4、种子箱的转盘链轮5均由地轮6轴上的链轮通过链条传动(图中未画出)。
7、在犁腿13的尾部活动安装有碾压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传祜,未经徐传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38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