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空调空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4123.4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8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罘杲;刘景春;何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罘杲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A61L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调 空气净化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空气净化器件,尤其是一种新型空调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空调空气净化装置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设置滤网层,二是在滤网上设有光触媒材料,三是采用负离子发生器技术。其中:滤网可以实现空气中固体粒子的滤除,但对有害气体包括有机、无机污染气体达不到净化作用。滤网上虽然设有光触媒材料,对有机气体可以催化,但是由于光源和纳米材料负载量等因素,其光催化效率较低。负离子发生器技术效果较好,但使用寿命短,故障较多,负离子浓度难以控制,因此上述技术放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空调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空调的空气出口处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提出新的技术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空调空气净化装置的技术方案,该器件设置在空调出风口处与空调有机结合固为一体,用于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是:提高气体的流通速度和减少气体流通阻力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二是:设计具有高效光催化效率的净化管。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空调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气窗、光净化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光净化器件设置在壳体内的管架上,光净化器件是由玻参管和激发光源所构成,激发光源设置在玻参管的管室内,光净化器件的玻参管,其管壁表面设有光催化层。
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调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玻参管的管壁及参茸上设有光催化层,光催化层采用喷涂式原位生成的工艺将纳米催化材料附着在其表面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调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玻参管的管壁及参茸上设有光催化层,光催化层采用喷涂式原位生成的工艺将纳米催化材料附着在其表面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调空气净化装置,其优选材料和器件如下:
1、玻参管:为透明玻璃材料,并设置成周身带突出的空心圆管。
2、激发光源:采用紫外波长或可见光为电光源,并配套相应镇流器。
3、防辐射层:采用金属板、膜网材料。
4、外壳:采用金属型塑料高分子材料或与空调出风口处固为一体。
5、气窗:选择联动开启式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完成空气净化的机理是:玻参管、管壁及其参茸上附着的光催化层含有纳米TiO2、SiO2及金属复合材料。在激发光源的作用下,产生电子空穴,对呈现出高氧化态势,该能量对瞬间流过的气体进行捕捉,使其化学键状态改变,形成CO2和H2O。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比较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的具有玻参管结构的室内空调空气净化装置,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通过玻参管表面及参茸时,被高能态的电子空穴催化,使其分解成CO2和H2O,达到净化的目的。该种具有玻参管结构的室内空调空气净化装置具有结构精巧、催化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维修方便的特点。该新型技术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室内及中央空调空气净化设备的制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玻参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外壳,12.防辐射层,13.管架,14.控制开关,
2.气窗,21.百叶,22.过滤屏蔽网,
3.净化器件,31.玻参管,311.参茸,312.管壁,313.管室,
314.光催化层,32.激发光源,33.光源镇流器。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新型空调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气窗2、净化器件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净化器件3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管架13上,净化器件3是由玻参管31和激发光源32所构成,激发光源32设置在玻参管31的管室313内,为了防止紫外光源对人体的损害,在装置内设有防辐射层12,防辐射层12采用金属铝膜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周围。
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调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玻参管31的管壁312及参茸311上设有光催化层314,光催化层314采用喷涂式原位生成的工艺将纳米催化材料附着在玻参管31管壁312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罘杲,未经陈罘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4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床导轨激光淬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坠器导轨专用的刨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