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装岩机链条导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6175.5 | 申请日: | 200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4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刁明霞;孙明文;李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大力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58 | 分类号: | E02F3/58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3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装岩机 链条 导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装岩机链条导轮装置,是对现有电动装岩机的改进,属于矿山装载机械设备零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装岩机是一种矿山装载设备,其用途是将矿石或岩石装入运输设备,电动装岩机有行走机构、扬斗机构、铲斗部分、控制部分等组成。
扬斗机构与铲斗部分由提升链条连接,通过扬斗机构的转动拉动提升链条,带动铲斗提升装载,从而完成装载作业。
为防止提升链条与扬斗机构的碰撞与摩擦,减少提升链条的运行阻力,扬斗机构的尾部都安装有链条导轮装置。
现有的链条导轮装置是该装置有一个导轮轴,导轮轴安装在扬斗机构的尾部,导轮轴外面安装铸铁套或铜套,铸铁套或铜套外面安装导轮壳,采用滑动摩擦的方式来实现导轮的转动。这种采用铸铁套或铜套滑动摩擦的转动方式转动阻力大,转动困难,铸铁套或铜套和导轮的磨损大,损坏频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滚动轴承代替铸铁套或铜套,采用滚动摩擦的链条导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电动装岩机链条导轮装置,包括导轮轴、导轮壳,导轮轴安装在扬斗机构上,其特征在于左轮轴套、右轮轴套通过键安装在导轮轴上,左轴承、右轴承分别安装在左轮轴套、右轮轴套上,左端盖、右端盖分别安装在左轴承、右轴承的两侧,左端盖、右端盖的外侧分别由固定装置固定,导轮壳安装在左轴承、右轴承的外圈上。
所述左轴承、右轴承两侧的固定装置可以采用挡圈、端盖等固定方式。如采用档圈,左孔用挡圈、右孔用挡圈安装在导轮壳上并分别固定在左端盖、右端盖的外侧。
所述的轴承可以是二个(左轴承和右轴承),也可以一个,还可以是多个。
所述的左轮轴套、右轮轴套可以是单独分离的部件,也可以是连接为一体的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当导轮壳受到链条的外力转动时,带动轴承转动,由于是滚动摩擦,轴承磨损很小,而导轮壳和导轮轴则没有磨损,因此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装岩机链条导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轮轴、2左端盖、3左轮轴套、4键、5右轮轴套、6垫圈、7开口销、8右孔用挡圈、9右端盖、10右轴承、11左轴承、12导轮壳、13左孔用挡圈、14扬斗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电动装岩机链条导轮装置,由导轮轴1、左端盖2、左轮轴套3、键4、右轮轴套5、垫圈6、开口销7、右孔用挡圈8、右端盖9、右轴承10、左轴承11、导轮壳12、左孔用挡圈13、扬斗机构14等组成。导轮轴1安装在扬斗机构14上,并用垫圈6、开口销7固定。左轮轴套3、右轮轴套5通过键4安装在导轮轴1上,左轴承11、右轴承10分别安装在左轮轴套、右轮轴套上,左端盖2、右端盖9分别安装在左轴承、右轴承的两侧,导轮壳12安装在左轴承11、右轴承10的外圈上,左孔用挡圈13、右孔用挡圈8安装在导轮壳12上并分别固定在左端盖2、右端盖9的外侧。
装配顺序为:左轴承11、右轴承10安装在导轮壳12内;左轮轴套3、右轮轴套5分别安装在左轴承11、右轴承10内;左端盖2、右端盖9安装在左轴承11、右轴承10的两侧;左孔用挡圈13、右孔用挡圈8安装在导轮壳12内并分别固定在左端盖2、右端盖9的外侧;键4安装在左轮轴套3、右轮轴套5内,导轮轴1安装在扬斗机构14和左轮轴套3、右轮轴套5内,垫圈6、开口销7安装在导轮轴1上。
当导轮壳12受到外力转动时,左孔用挡圈13、右孔用挡圈8、左端盖2、右端盖9以及左轴承11、右轴承10的外圈随着转动,而左轴承11、右轴承10的内圈以及左轮轴套3、右轮轴套5、键4、导轮轴1、垫圈6、开口销7、扬斗机构14不转动,这样只在轴承的内圈、外圈、滚珠之间产生摩损,由于轴承的转动阻力很小,磨损很小,因此导轮装置的损坏程度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大力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大力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6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