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管汽-水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7232.1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1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锋;李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中石神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华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管汽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螺管汽-水换热器,属于换热器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最为常见的汽-水换热器,通常为直形列管式结构,换热面积小,体积大而笨重,并且凝结水均匀附着在管壁上,形成隔膜,阻碍了汽水的热交换。还存在以下缺点:其一,直列管式换热器没有自补偿能力,在频繁热、冷态更换工作条件下,极易造成部件的损坏;其二,由于管子不能拆卸清洗而结垢,换热系数逐年下降;其三,直形列管式换热器折流板处呈换热死角,换热不彻底,换热效率低;其四,噪声大和振动剧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螺管汽-水换热器,清洗方便,换热效果好,无噪音,无振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螺管汽-水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上球形封头和下球形封头,上球形封头设置蒸汽进口和热水出口,下球形封头设置冷水进口和凝结水出口,壳体内部设置螺旋状螺纹管连接蒸汽进口和凝结水出口。其中的螺旋状螺纹管简称为双螺管,螺旋管的外表面带有螺纹。
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壳体内的螺旋状螺纹管,需要加热的冷水从壳体底部进入壳体和螺旋状螺纹管之间的空腔,形成S形流动行程,进行热交换。由于蒸汽在螺旋状螺纹管内部流动距离长,流速达30~50m/s,热交换冷凝快,并且螺纹管采用螺旋盘绕结构,没有换热死角,热冷自补偿能力大,换热效果好,同时产生的微小的冲击和振动被水湍流阻尼而抵消。
本实用新型中:
螺旋状螺纹管可设置多条,一般19-137条,分别连接在蒸汽进口和凝结水出口之间,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螺旋状螺纹管在壳体内部多层盘绕,一般3-12层,每层之间盘绕方式可以采用相同方向,也可以采用不同方向,还可以采用蛇形盘绕,用于增加螺纹管在壳体内部的长度,可以达到壳体长度的5-6倍,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最好左旋和右旋相间设置,最大蒸汽的滞留,延长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螺旋状螺纹管的螺旋盘绕倾斜角度设计为9-17度角更加适宜。
壳体与上球形封头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方便拆卸,可将螺旋状螺纹盘管从壳体中抽出,很容易地进行清洗。
螺旋状螺纹管可以采用换热效率高的紫铜材料,壳体可优选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双螺管汽-水换热器,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盘绕的螺旋状螺纹管,蒸汽从顶部进入,冷凝水从底部流出,象进了毛细管一样充分散热,被加热的水在壳体内流动,主要优点有:(1)避免了换热死角,换热效率高,换热器体积可以减小,同时产生的微小的冲击和振动被水湍流阻尼而抵消,避免了噪音和振动;(2)蒸汽和热水热交换重量比相差悬殊,一般在1∶30~1∶60,并且不在压力容器范畴,提高了安全性;(3)换热元件采用紫铜管,导热系数高,铜管外表面有螺纹强化了传热,传热系数高,同样的换热量,减少了铜管的用量;(4)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不考虑腐蚀余量,使重量大大减轻,重量和体积只有传统换热器的1/5~1/7;(5)壳体上部的法兰可拆卸,可抽出螺旋状螺纹管进行方便地清洗,能够长期保持铜管的较高换热系数,换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汽进口 2、热水出口 3、上球形封头 4、壳体 5、螺旋状螺纹管 6、冷水进口 7、凝结水出口 8、下球形封头 9、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螺管汽-水换热器,壳体4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上球形封头3和下球形封头8,上球形封头3设置蒸汽进口1和热水出口2,下球形封头8设置冷水进口6和凝结水出口7,壳体4内部设置多条螺旋状螺纹管5并分别连接蒸汽进口1和凝结水出口7,壳体4与上球形封头3之间通过法兰9连接。
螺旋状螺纹管5有多条,呈9-17度角在壳体4内部多层盘绕,每层之间盘绕方式可以采用相同方向,也可以采用不同方向,还可以采用蛇形盘绕方式,最好左旋和右旋相间设置。
螺旋状螺纹管5采用换热效率高的紫铜材料制作,壳体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蒸汽从蒸汽进口1进入壳体4内的螺旋状螺纹管5,需要加热的冷水从壳体4底部进入壳体4和螺旋状螺纹管5之间的空腔,形成S型流动行程,进行热交换。由于蒸汽在螺纹管内部流动距离长,流速达30~50m/s,热交换冷凝快,并且螺纹管采用螺旋盘绕结构,没有换热死角,热冷自补偿能力大,同时产生的微小的冲击和振动被水湍流阻尼而抵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中石神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淄博中石神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7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