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重车驱动桥轮边减壳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7579.6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7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林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B60B2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隆安 |
地址: | 250002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 驱动 桥轮边减壳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边减壳密封装置,具体的说是应用在载重车驱动桥轮边减壳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载重车减速桥轮边减壳与轮毂间的密封结构如附图1,是在轮毂上配合面间的两个凹槽里的O型密封圈完成与轮边减壳的密封。其存在的问题是:1.要加工有精度要求的凹槽,2.在装配时易损伤密封圈表面,3.密封效果受尺寸加工精度及装配方法的影响易产生漏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轮边减壳密封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密封效果好的载重车驱动桥轮边减壳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轮边减壳,其中,所述的轮边减壳与轮毂接合面根部的三角空间内设有密封件。
所述的轮边减壳的工艺倒角面与轮毂根部的距离不大于密封件的截面尺寸。
所述的密封件是O型密封圈。
所述O型密封圈截面的半径大于或等于轮毂根部的圆角半径。
本实用新型轮毂不再加工密封用的凹槽,靠装配时与轮边减壳内孔边的倒角构成的三角形空间对O型密封圈压缩实现密封,简化了产品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密封圈允许有较大的压缩变形量,故尺寸加工无严格要求即有很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密封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轮边减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轮边减壳,2.O型密封圈,3.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靠装配时轮毂3与轮边减壳1内孔边的倒角构成的三角形空间对O型密封圈2压缩实现密封。生产中仅需控制轮毂3根部的圆角半径不大于密封圈2截面的半径,轮边减壳1的工艺倒角面与轮毂3根部的距离不大于密封圈截面尺寸即可。由于密封圈允许有较大的压缩变形量,故尺寸加工无严格要求即有很好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7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