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木粉尘的沉降室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7627.1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1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马久春;陈立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贺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B01D4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12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粉尘 沉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沉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木粉尘的沉降室。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开的94217385.6号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粉尘沉降室,在该技术方案中烟气和水直接混合,使粉尘加湿沉降。虽然这样也能使粉尘沉降,但是易出现水和粉尘混合不充分,除尘效果不佳。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木粉尘的沉降室技术方案,该方案中沉降室的结构简单,又由于采用蒸汽来加湿木粉尘,使木粉尘的受湿率提高,易于沉降,故沉降效果好。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包括砖结构的沉降室,在沉降室顶部有进尘管、排气口,在沉降室一侧有出灰口,在沉降室内有隔墙,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进尘管在沉降室内的出口处有喷淋管,喷淋管与供水管连接,所述进尘管旁有蒸汽管伸入沉降室,所述进尘管和蒸汽管在沉降室出灰口的对应侧,所述隔墙设置在沉降室内中部,下端开口。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排气口上有纱网。所述出灰口是门体结构的出灰门。所述沉降室内的隔墙有两块,靠近进尘管侧隔墙下端的开口小,另一侧隔墙下端的开口大。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木粉尘通过进尘管由风力送入沉降室,木粉尘首先与水混合,从而使颗粒较大的木粉尘沉降。对于一些细微的木粉尘与蒸汽混合,处在水蒸汽的包容中,使木粉尘受湿加重自身重量而沉降。同时由于两块隔墙将沉降室隔开成了三个相互联通的空间,因而延长了木粉尘与蒸汽通过的时间,提高了木粉尘沉降的效果。使用后的蒸汽由排气口排出,沉降后的木粉尘则可以通过出灰门清理出沉降室。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淋管,2、供水管,3、进尘管,4、隔墙,5、出灰门,6、蒸汽管,7、排气口,8、沉降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木粉尘的沉降室,有砖结构的沉降室(8),在沉降室(8)顶部有进尘管(3)、排气口(7),在排气口(7)上有纱网,在沉降室(8)一侧有出灰口,该出灰口是门体结构的出灰门(5),在沉降室(8)内有两块隔墙(4),进尘管(3)在沉降室(8)的出口处有喷淋管(1),喷淋管(1)与供水管(2)连接,进尘管(3)旁有蒸汽管(6)伸入沉降室(8),进尘管(3)和蒸汽管(6)均在沉降室出灰门(5)的对应侧,隔墙(4)设置在沉降室(8)内中部,下端开口,靠近进尘管(3)侧隔墙(4)下端的开口小,另一侧隔墙(4)下端的开口大。
在使用时,当木粉尘通过进尘管(3)由风力送入沉降室(8),木粉尘首先与水混合,从而使颗粒较大的木粉尘沉降。对于一些细微的木粉尘与蒸汽混合,处在水蒸汽的包容中,使木粉尘受湿加重自身重量而沉降。同时由于两块隔墙(4)将沉降室(8)隔开成了三个相互联通的空间,因而延长了木粉尘和蒸汽通过的时间,提高了木粉尘沉降的效果。用后的蒸汽由排气口(7)排出,沉降后的木粉尘则可以通过出灰门(5)清理出沉降室(8)。整个沉降过程全封闭,杜绝了粉尘的对空排放,消除了对大气中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贺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贺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7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