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轮轴承自动供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7783.8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曹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晋 |
主分类号: | F16N11/00 | 分类号: | F16N11/00;F16N1/00;B60R17/0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倪波 |
地址: | 2330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轴承 自动 供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轮上的附件,确切地说是一种可以向车轮轴承持续提供润滑脂的车轮轴承自动供油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轮轴承供油是在装配时向轴承内加入润滑脂,另外轴承壳内存放一部分润滑脂,事实上,当车轮高速运转时,轴承壳内的润滑脂在车轮运转的贯力作用下,紧紧地粘贴在轴承壳的最凹处,轴承壳内的润滑脂根本无法提供给轴承,因此,目前的机动车车轮轴承需定期加油保养,每次加油都要拆下轮胎和制动毂,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持续向车轮轴承提供润滑脂的车轮轴承自动供油器,减少了轴承定期加油保养时需要拆卸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轮轴承自动供油器,该供油器包括一个管座,管座通过其两端管口的车轮轴承固定在轴承壳内,管座的外圆弧面上设有一个由刮板围成的储油室,储油室纵向靠近轴承的两端留有出油口。
为了保证车轮轴承自动供油器的稳定,管座是由两个沿车轮轴向设置的圆管弹性连接而成。
上述车轮轴承自动供油器的每个圆管的外圆弧面上设有两块刮板,两块刮板呈“八”字型分布,两个圆柱筒体上的四块刮板组成一个菱形储油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供油器安装在轴承壳内,通过管座两端管口的车轮轴承固定并使之张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供油器是固定在轴承壳内保持不动的,位于供油器上端的刮板将转动的轴承壳内的润滑脂刮起并存储在储油室内,由于储油室纵向靠近轴承的两端开有出油口,储油室内的润滑脂会缓慢地、持续地从出油口流出向轴承沿口均匀供油,当车辆行驶震动将轴承沿口的润滑脂滑落到轴承壳内,又被刮板刮起并存储在储油室内,经过刮油、存油、供油的重复循环,保证了轴承内始终不会缺油,起到保护轴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供油性能稳定,使用本装置可减少经常拆卸轮胎加油保养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所示,该供油器包括一个固定于轴承壳内的管座,管座是由两个沿车轮轴向设置的圆管1弹性连接而成,每个圆管1的外圆弧面2上设有两块刮板3,两块刮板3呈“八”字型分布,两个圆管1上的四块刮板3组成一个菱形储油室4,储油室纵向靠近轴承的两端留有出油口5,在每个圆管1的储油室4以外的外圆弧面上间隔设有三个栓孔6,两个圆管上的栓孔6位置相对应,组成三组,连接栓7穿过栓孔6将两个圆管1连接,两个栓孔6间的连接栓7上还套有弹簧8,连接栓7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固定销9,管座被其两端管口的车轮轴承固定在轴承壳内。
本供油器的工作过程如下:车辆行驶过程中,供油器是固定在轴承壳内保持不动的,位于供油器上端的刮板将转动的轴承壳内的润滑脂刮起并存储在储油室内,由于储油室纵向靠近轴承的两端开有出油口,储油室内的润滑脂会缓慢地、持续地从出油口流出向轴承沿口均匀供油,当车辆行驶震动将轴承沿口的润滑脂滑落到轴承壳内,又被刮板刮起并存储在储油室内,经过刮油、存油、供油的重复循环,保证了轴承内始终不会缺油,起到保护轴承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详细说明,并非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保护范畴以内的任何简易变形和修饰,仍应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晋,未经曹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7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