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腭咽成形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7944.3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冯玉芳;郭明兴;朱福明;谭清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玉芳 |
主分类号: | A61B17/24 | 分类号: | A61B17/24;A61B17/2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山东省青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腭咽成形钳。
背景技术
由于人体咽部软腭所产生的肥厚、松弛变形,上呼吸道气体流动受到阻碍,导致睡眠时呼吸颤音发生,临床上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俗称鼾症。这种病症可以造成血液中血氧饱和度降低及由于低氧引起的心、肺、脑等多种器官的并发症,轻者可诱发高血压、肺心病及脑血管以外,重者可造成睡眠急性猝死。鼾症通常采用腭咽成形手术治疗,主要是修正患者的咽腔,将下垂的、松弛部分的软腭切掉,使呼吸道畅通。以往施行该手术,使用的是一般外科手术器械,如剪、组织钳、抓钳等,此类器械都具有夹持功能,但夹持面呈窄长条形的器械。手术时,是将所述的钳子钳住软腭的适当部位,徒手进行剪切。由于要剪切的软腭面积较大,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较长切口的剪切。而软腭所处的咽部,空间狭小,剪切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术中出血或产生组织损伤,且也很难得到边缘整齐的切口,术后患者的伤口愈合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组织损伤的腭咽成形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腭咽成形钳,包括钳柄和钳杆,钳柄包括左钳柄和右钳柄,钳杆包括左钳杆和右钳杆,左钳柄和右钳杆固定连接为半钳体,右钳柄和左钳杆固定连接为另一半钳体,两个半钳体通过心轴铰连接,其特点在于:左钳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左切刀,右钳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右切刀,左切刀、右切刀均呈扇形,左切刀的刀刃内侧带有锯齿状凸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切割面积大,可缩短手术时间,出血少,可避免多次牵拉而造成的组织损伤,而且,切口的边缘整齐,患者的伤口愈合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右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腭咽成形钳,如图1所示,包括钳柄和钳杆,钳柄包括左钳柄3和右钳柄4,钳杆包括左钳杆2和右钳杆6,左钳柄3和右钳杆6固定连接为半钳体,右钳柄4和左钳杆2固定连接为另一半钳体,两个半钳体通过心轴5铰连接,左钳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左切刀1,右钳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右切刀7。如图2、图3所示,左切刀1、右切刀7均呈扇形,左切刀1的刀刃内侧带有锯齿状凸起。
进行腭咽成形手术时,使用本实用新型切割软腭,操纵钳柄将左切刀1、右切刀7的开口张开至适当大小,通过左切刀1、右切刀7将需要切除的软腭切割下来,在操纵钳柄,使得左切刀1、右切刀7闭合,利用左切刀1的锯齿状凸起将切割下来的软腭夹持牢固,拿出患者口腔。
本实用新型的切割面积大,可缩短手术时间,出血少,可避免多次牵拉而造成的组织损伤,而且,切口的边缘整齐,患者的伤口愈合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玉芳,未经冯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79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撬装式沼气纯化液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轴转动屏幕和双键盘的便携式B超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