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渐弯式骨折捆扎钢丝导向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8974.6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94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学升;张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学升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山东省莱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渐弯式 骨折 捆扎 钢丝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长管状骨粉碎性骨折用辅助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渐弯式骨折捆扎钢丝导向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管状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粉碎骨片或骨块复位后,用钢丝进行捆扎固定。这种捆扎,需将钢丝绕过骨折部位,有时还要绕多圈,不但要切开骨折部位,还要分离周围软组织,因此,在操作中常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操作费时费力;二是容易对骨折处周围的神经、血管及软组织造成损伤,破坏骨折片(块)的血运,影响骨折愈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操作空间小、可尽量减轻骨折部位的神经、血管、软组织再损伤的渐弯式骨折捆扎钢丝导向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渐弯式骨折捆扎钢丝导向管,由弹性导管、手持柄构成,手持柄固定在弹性导管的后端,并与弹性导管垂直,弹性导管的前端为斜弧面口,其特征在于在弹性导管内设有拉丝,拉丝的前端固定在斜弧面口的尖端处,拉丝的后端缠绕在转动轮上,转动轮的轴固定在手持柄的支架上,在转动轮上设棘爪。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拿住手持柄后,可用拇指拨动转动轮,拉丝向转动轮上缠绕,拉丝便拉动弹性导管的前端,使其弯曲,这种弯曲,从前端开始弯,其弯曲弧度成圆弧形,可达90度至110度的弯曲,从骨折处的一侧向另一侧弯曲,当弯曲至另一侧后,再将钢丝沿弹性导管的内腔穿入,钢丝的端部从斜弧面口穿出,此时,再用镊子夹住钢丝的端头拉出,这样可很容易的穿入钢丝,由于转动轮可通过棘爪防止回转,所以,每拨动一次,便增加一下弯曲弧度,达到逐渐弯曲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斜弧面口的内侧面为弧形通道,便于钢丝弯曲穿出;弹性导管的弹性可做的不一致,后段硬度较大,前端硬度较小,以使前端转弯用力时,后段不易弯曲;弹性导管的直径为0.5cm,可做的较细,以便减小穿孔,减少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在长管状骨粉碎性骨折钢丝捆扎固定中所用的器具相比,由于通过拉丝拉动使弹性导管逐渐变弯的结构,所以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弹性导管可作的很细、进口小、能有效的减轻骨折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的损伤,最大限度的保护骨折片(块)的血运,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图2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3制作本实用新型。该渐弯式骨折捆扎钢丝导向管,由弹性导管1、手持柄2构成,手持柄2固定在弹性导管1的后端,并于弹性导管1垂直,弹性导管1的前端为斜弧面口3,其特征在于在弹性导管1内设有拉丝4,拉丝4的前端固定在斜弧面口3的尖端处,拉丝4的后端缠绕在转动轮5上,转动轮5的轴固定在手持柄2的支架6上,在转动轮5上设棘爪7。斜弧面口3的内侧面为弧形通道8,便于钢丝弯曲穿出;弹性导管1的弹性可做的不一致,后段硬度较大,前端硬度较小,以使前端转弯用力时,后段不易弯曲;弹性导管1的直径为0.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学升,未经谢学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8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相亚微观环境可视化装置
- 下一篇:整体对称液压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