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管泄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9011.8 | 申请日: | 200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3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于同印;卜春霞;罗志文;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霞 |
主分类号: | E21B34/12 | 分类号: | E21B34/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51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泄油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油田采油用的井下工具,是一种油管泄油器。
二、背景技术
已有的泄油器种类很多,大多数是借用井内抽油杆打开泄油或地面投入工具打开泄油。这些类型的泄油器如果抽油杆断脱后,抽油杆提不出来,无法实现泄油。如专利号为96238554.9一种分体式提油管泄油器,它的支撑式解锁总成在上提油管时就会与泄油总成接触而泄油,当作业工人操作失误或下井过程中碰到新情况需要上提油管时就会造成泄油器打开泄油,使作业不成功。又如专利号00247456.5提油管泄油器,也存在上述专利(96238554.9一种分体式提油管泄油器)的问题。作业工人操作失误是因为下油管过程中本身需要有上提油管的操作以及多年养成的难以改变的习惯,都有可能造成此类泄油器的打开泄油。专利号00258996.6的卡瓦式旋转泄油器,卡瓦不能径向张开,不能卡在套管上,所以不泄油,既是卡瓦能径向张开卡在套管上,泄油后卡瓦有时不能收回而卡管柱,造成事故。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泄油器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管泄油器,靠提油管时旋转油管实现泄油器的打开泄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摩擦机构、内管、密封套组成,摩擦机构、密封套套装在内管外,摩擦机构在密封套之上,内管下部有泄油孔,泄油孔之上有螺纹,密封套上部内螺纹与之联接,密封套下部覆盖内管下部的泄油孔。
摩擦机构下端有凸键,密封套上端有凸键。
摩擦机构下端与密封套上端距离大于80mm。
内管上部有上扶正套,密封套外部有下扶正套,上扶正套、下扶正套外径为¢108-¢15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泄油时靠上提油管后旋转油管泄油,何时泄油可由人工随意控制,泄油方便,工作可靠,作业成功率高,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使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是第二种实施例的装配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摩擦机构1、内管3、密封套5组成,摩擦机构1、密封套5套装在内管3外,摩擦机构1在密封套5之上,摩擦机构1与密封套5不联接,目的是防止抽油时油管伸长缩短过程中摩擦机构1的位移,防止摩擦机构1在生产过程中磨损套管。内管3下部有泄油孔,泄油孔之上有螺纹,密封套5上部内螺纹与之联接,密封套5下部覆盖内管3下部的泄油孔。
摩擦机构1下端有凸键2,密封套5上端有凸键4。凸键2和凸键4的作用是泄油时扣在一起传递力矩,使内管3和密封套5的联接螺纹卸扣。为达到传递力矩的目的凸键2和凸键4可以有多种结构。
摩擦机构1下端与密封套5上端距离大于80mm,最好为200-400mm,此距离要大于抽油时油管伸长缩短量,目的是抽油时油管伸长缩短过程中只有内管3随之位移,摩擦机构1不位移,防止摩擦机构1在生产过程中磨损套管。
内管上部有上扶正套6,密封套5外部有下扶正套7,上扶正套6、下扶正套7外径为¢108-¢154mm,此外径主要根据套管内径定,目的是使本实用新型处于油管中间,减轻摩擦机构1单侧受力。如果在内径为¢124套管内使用时,上扶正套6、下扶正套7外径最好为¢114mm。如果在内径为¢160套管内使用时,上扶正套6、下扶正套7外径最好为¢150mm。凸键4可安装在下扶正套7上。
摩擦机构1上的摩擦块外径大于套管,可随套管内径而变化,在弹簧作用下,摩擦块紧贴套管内壁,与套管之间产生磨擦力,在需要泄油时旋转内管3,密封套5不旋转。摩擦机构1有时也设置翻板锚(如现场螺杆泵锚定器上使用的锚板),使其锚板翻转固定在套管上。
本实用新型接于抽油泵上,下次作业提油管需要泄油时,先上提油管,使凸键2和凸键4扣在一起,旋转内管3,在摩擦机构1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摩擦机构1、密封套5不动,在旋转力矩作用下,内管3和密封套5的联接螺纹卸扣,密封套5上行,失去对泄油孔的覆盖,使内管3上的泄油孔内外联通泄油。
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摩擦机构1、内管3、密封套5组成,摩擦机构1、密封套5套装在内管3外部,摩擦机构1在密封套5之上,摩擦机构1下部与密封套5联成一体,内管3下部有泄油孔,泄油孔之上有螺纹,密封套5上部内螺纹与之联接,密封套5下部覆盖内管3下部的泄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霞,未经白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90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