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制鞋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29034.9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91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万;单存礼;单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亨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亨达集团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7/32 | 分类号: | A43B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2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制鞋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对人体保健领域的一种制鞋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在鞋底后跟部位设置弹簧来达到减震效果的制鞋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鞋用减震技术多是通过在鞋底后部内置减震器来达到对人体减震的效果;或是在鞋底本身或鞋垫等组件加入柔性材料,利用柔性材料的弹力,对人体起到减震的作用。鞋底内置减震器缺点是工艺结构复杂;而利用柔性材料减震缺点是实效期短,柔性材料长时间穿着容易变形、失去弹性,不能长期保持良好减震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鞋用减震技术工艺结构复杂、不能够长期对人体起到减震保护作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鞋底后跟部位设置弹簧的减震技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制鞋技术,其特殊之处是在鞋的内腔置入一减震垫,减震垫的下面有多个与减震垫为一体的凸柱,凸柱的外围装有弹簧;在鞋底后跟内腔处,与减震垫上凸柱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多个隔断,用来固定凸柱,防止减震垫位移,减震垫通过中底后跟的镂空结构与鞋底结合为一体。
其技术原理是:人在行走或运动时,弹簧受人体重力作用压缩,能够消散分解人体作用力和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当人体抬脚瞬间,弹簧的反作用力能够减小人体移步的力量。弹簧周期性的压缩和伸展,作用到人体脚部,起到减震助步和保护人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实现一种利用人行走或运动时的作用力来达到消散人体作用力,起到减震、保护大脑作用的减震制鞋技术,适用于各种鞋产品的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垫下面结构主视图,并作摘要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层鞋底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减震垫、2凸柱、3弹簧、4鞋底、5隔断、6中底、7镂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减震制鞋技术,是在鞋的内腔置入一减震垫1,减震垫1的下面有多个与减震垫1为一体的凸柱2,凸柱2的外围装有弹簧3;在鞋底4后跟内腔处,与减震垫1上凸柱2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多个隔断5,用来固定凸柱2,防止减震垫1位移,减震垫1通过中底6后跟的镂空结构7与鞋底1结合为一体。
其技术原理是:人在行走或运动时,弹簧3受人体重力作用压缩,能够消散分解人体作用力和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当人体抬脚瞬间,弹簧1的反作用力能够减小人体移步的力量。弹簧1周期性的压缩和伸展,作用到人体脚部,起到减震助步和保护人体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亨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亨达集团鞋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亨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亨达集团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9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