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竖曲线弯轨作业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9213.2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18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海;刘军;张华;臧生瑞;周根合;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运海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77606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曲线 作业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用的弯曲钢轨用的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井下竖曲线弯轨作业机。
2、背景技术
矿山岔道的路线对铁轨有一定的要求,通常都需要把钢轨进行弯曲作业,在钢轨弯曲之后进行岔道钢轨的铺设。目前弯曲钢轨的工具普遍采用了一些轴的结构或是组件结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机械强度,而且还存在有由于设备本身的限制因素一次弯曲不彻底。这给钢轨的弯曲工作带来很不方便的因素。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井下竖曲线弯轨作业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井下竖曲线弯轨作业机,包括底座、承力臂、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系统垂直固定在底座的中间,液压系统两边各设置有一个承力臂,承力臂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液压系统顶头横向的两个承力臂上均匀的开有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井下竖曲线弯轨作业机结构简单,省略轴结构和其它组件结构的设计,实现了一体化,从而更加提高了机械强度,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轻轨和重轨进行弯轨作业,操作方便,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用寿命长,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4、附图说明
附图1是该井下竖曲线弯轨作业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该井下竖曲线弯轨作业机的侧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底座1、承力臂2、液压系统3、圆孔4、钢轨5。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井下竖曲线弯轨作业机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井下竖曲线弯轨作业机,包括底座1、承力臂2、液压系统3,其特征在于液压系统3垂直固定在底座1的中间,液压系统3两边各设置有一个承力臂2,承力臂2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液压系统3顶头横向的两个承力臂2上均匀的开有圆孔4。
液压系统两边的承力臂到液压系统中间轴的距离相等。
承力臂的上端是圆弧形。
承力臂上的圆孔数量为2~5个。
该井下竖曲线弯轨作业机的承力臂上开有的两个圆孔,分别设置在液压系统顶头横向的上方和下方。操作时一段待弯曲的钢轨,先通过最上面的两个圆孔进行弯曲作业,若能达到弯曲效果,即可抽出;对于已经弯曲的钢轨再进行二次弯曲加工,先估算其要弯曲的曲率,把钢轨穿过其它圆孔对钢轨继续弯曲作业,直到达到所要弯曲的效果。按照矿山地理因素的复杂程度,可以计算出所需钢轨的最大曲率和最小曲率,从而还可以按照需要来设计该弯轨作业机的承力臂上的圆孔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运海,未经张运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9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