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鼓风机动力油冷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29358.2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2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水;孙学俊;董跃升;管遵伟;张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4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43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鼓风 机动力 冷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附属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向冶炼铁水的高炉内鼓风用的鼓风机运行时,将鼓风机动力油进行冷却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轴流鼓风机是给高炉送风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电动机、鼓风机、润滑油、动力油和智能控制系统等,它有11级可调静叶,通过改变静叶的角度来调整鼓风机的送风压力和流量。驱动静叶的装置是两个油缸,油缸的动作是靠动力油来工作的。动力油是靠动力油站来提供,动力油站主要包括动力油泵、油箱、泄荷油冷却器、动力电机等。如图1所示,在动力油泵2的泵体上具有泄荷油管路,泄荷油通过泄荷油冷却器4回到油箱10,油箱10里的油再经动力油泵2到油缸3里,经动力油泵加压后温度又提高一些,如此循环后动力油温逐渐提高,如果不进行降温处理,鼓风机就不能正常工作。
基于此,如何克服现有鼓风机动力油冷却设备存在的冷却时间短、冷却效率低的缺陷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时间长,冷却效率高的鼓风机动力油冷却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鼓风机动力油冷却设备,包括油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循环冷却系统,所述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电机、循环油泵、循环冷却器,所述循环油泵在电机的驱动下实现油箱里的油在油箱与冷却器之间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油泵入口引一个管道进入油箱内,循环油泵出口与循环冷却器油入口相连,循环冷却器油出口用管道连到油箱内,形成一个冷却回路。
再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冷却系统位于油箱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由原先冷却泄荷油改为将油箱油单独循环冷却。即在油箱上外加一个循环电机、循环油泵和循环冷却器,循环油泵入口引一个管道进入油箱内,循环油泵出口与循环冷却器油入口相连,循环冷却器油出口用管道连到油箱内,形成一个独立的冷却回路。延长了冷却时间,提高了冷却效率,动力油温由改造前的55℃降低到23℃,远远低于设备要求的温度。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鼓风机动力油冷却设备系统示意图;
其中,1、动力电机;2、动力油泵;3、油缸;4、泄荷油冷却器;5、冷却水;6、循环冷却器;7、循环油泵;8、电机;9、动力油;10、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鼓风机动力油的冷却一部分靠动力油泵2的泄荷油经过泄荷油冷却器4来冷却,如图1所示,动力油泵2的泄荷油通过泄荷油管路到达泄荷油冷却器4,在其中实现热量置换后到达油箱10中,油箱10里的动力油9是美孚的抗磨液压油,它的工作压力是12MPa,在动力电机1的带动下,动力油9经过动力油泵2加压,温度有一定的提高,到达油缸3后,油缸3的工作环境达到100℃左右,动力油经过这样的循环后冷却后,鼓风机运行时,油温高达55℃,超过设备允许温度。
为了提高循环冷却效果,外加一循环油泵7将动力油9从油箱10中抽出,形成一个单独的循环冷却系统,加快循环冷却器7内油与水5的热量置换。即在油箱10上方外加一电机8、循环油泵7和循环冷却器6,循环油泵7入口引一个管道进入油箱10内油面以下,循环油泵7出口与循环冷却器6油入口相连,循环冷却器6油出口用管道连到油箱内,形成一个独立的冷却回路。
具体安装过程如下:1、在油箱10上方选好安装位置,把循环油泵7和循环冷却器6安装起来,并将油箱10动力油入口和出口管道连接好。2、开启电机8控制循环油泵7进行工作,冲洗循环油泵7和管道。3、在循环冷却器6冷却水管道上安装进出水阀门,连接冷却水管道。4、把该系统安装在动力油箱上面,开启电机和循环水。
本实用新型经过上述循环回路,动力油温由改造前的55℃降低到23℃,远远低于设备要求的温度。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9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