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尔玛叉车装卸卷钢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9728.2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96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章;高兴源;吴卫刚;于守水;朱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2 | 分类号: | B66F9/1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01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尔 叉车 装卸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卸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在卡尔玛叉车上装卸卷钢的工具。
背景技术
卡尔玛叉车为瑞典产的下叉式叉车,马力大,起重负荷也大,叉车的各项性能良好。由于缺少与该种叉车相配的其他工属具,原来只能当作普通叉车进行杂货的作业,因利用率低造成引进设备的浪费。近年来,随着卷钢作业的增加,卷钢的件重也不断增加,最大的达到21吨/件。原有的叉车虽然有卷钢作业的工具,但是负荷不够,只能进行10吨以下的卷钢作业。件重高于10吨的卷钢只有依靠吊车进行作业,但是吊车又无法下舱作业和进行库内作业。必须下舱作业和库内作业时,只有使用卡尔玛叉车的叉刀端起卷钢进行作业,但是这种作业方法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因为叉刀在挑卷钢时,叉刀的边棱直接与卷钢内孔接触,而大重量的卷钢容易被边棱挤压造成货损;同时还使叉刀顶端承重关节的轴承受力不均,造成叉刀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用卡尔玛叉车的叉刀装卸卷钢,叉刀的边棱挤压卷钢造成货损,以及叉刀的轴承受力不均易损坏的缺点,提供一种卡尔玛叉车装卸卷钢工具。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可勾挂于卡尔玛叉车前部横梁上的竖向箱体上,垂直于箱体固定有可伸入卷钢内孔、上面为弧形面的承重杆。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可勾挂于卡尔玛叉车前部横梁上的竖向箱体,是在竖向箱体近叉车前端的一面,位于箱体的上部设有可勾在叉车前部上横梁上的后倾挂钩,在后倾挂钩下部的箱体上,与承重杆相对固定有可勾挂于叉车前部下承重横梁上的承重挂钩;
所述后倾挂钩为呈V字形的左右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所述工具可勾挂于卡尔玛叉车前部的横梁上,工作时,卸下叉刀将上述工具勾挂好,利用可伸入卷钢内孔、上面为弧形面的承重杆挑起卷钢即可装卸搬运,利用了卡尔玛叉车马力大、起重负荷大并且移动方便的特点;同时,所述承重杆上面弧形面的承重杆与卷钢的内孔接触面积大,受力均匀,不会将卷钢挤伤造成货损,也降低了司机作业的难度,提高了作业效率2倍以上。该工具拆装简单,更换方便,实现了卡尔玛叉车的一机多用,提高了该车型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在可勾挂于卡尔玛叉车前部横梁上的竖向箱体2上,垂直于箱体2固定有可伸入卷钢内孔、上面为弧形面的承重杆1;
所述上面为弧形面的承重杆1,其横截面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下面为方形、上面为弧形面的上圆下方形。
所述可勾挂于卡尔玛叉车前部横梁上的竖向箱体2,是在竖向箱体2近叉车前端的一面位于箱体2的上部,设有可勾在叉车前部上横梁上的后倾挂钩4;后倾挂钩4的设置,是为了在承重杆1挑起卷钢时,使承重杆1有一个向上的仰角,防止卷钢从承重杆1上滑脱;在后倾挂钩4下部的箱体2上,与承重杆1相对固定有可勾挂于叉车前部的下承重横梁上的承重挂钩3,叉车在挑起卷钢时,重量主要落在叉车下承重横梁的可承重部位上。
为了节约制作装卸卷钢工具的材料,也使承重挂钩3勾挂在叉车左右的合适位置,所述后倾挂钩4设为呈V字形的左右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9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环保书刊轮转印刷机
- 下一篇:投币式玩具母鸡下蛋自动贩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