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空气分离制氧的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管束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29842.5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6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耀;庞兆宝;杨乃涛;孟波;孟秀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53/2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绍强 |
地址: | 255086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气 分离 陶瓷 中空 纤维 透氧膜 管束 组件 | ||
1.一种用于空气分离制氧的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管束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组件由中空纤维膜束安置体(4),隔热板(8)保护罩(22)依次联接构成;其中:
a.膜束安置体(4)的上盖设置多个承接口(13),膜束安置体(4)的腔内设置热交换器(3),膜束安置体(4)的出口管(7)连接无油负压源;
b.耐火材质的隔热板(8)设置在承接口(13)的上面,设置与承接口(13)数目相同的贯穿孔和承接口(13)贯通;
c.多根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组成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束(1),膜束(1)的开口一端穿过膜束接头(2),并列密封定位在膜束接头(2)体内,膜束(1)的开口端(12)伸出膜束接头(2)体外与膜束安置体(4)腔内相通,膜束接头(2)逐一安置在承接口(13)内,膜束接头(2)的外缘与承接口(13)内缘间隙配合;
d.耐高温材质的保护罩(22)设置在隔热板(8)的上面,罩住陶瓷中空纤维膜束(1)的闭合端(12),保护罩安置在膜束安置体的上盖;
e.热交换器(3)设置在管束安置体(4)腔内,空气入口(5)穿过膜束安置体(4)底部连接大气,空气出口(6)穿过膜束安置体(4)的上盖和隔热板(8)进入高温炉膛(21)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分离制氧的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管束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组成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束(1)的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设置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气分离制氧的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管束组件,其特征是所述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其管壁是不对称复合结构,外层是分离层内层是支撑层,分离层厚度为1~100μm,支撑层厚度为50~1000μ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分离制氧的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管束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膜束接头(2)的外缘与承接口(13)内缘间隙配合是螺纹配合。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分离制氧的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管束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膜束接头(2)的外缘与承接口(13)内缘间隙配合是承插配合。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分离制氧的陶瓷中空纤维透氧膜管束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膜束接头(2)的外缘与承接口(13)内缘间设置弹性垫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98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角型角件装订座
- 下一篇:木材浸注真空压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