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硫除尘器用硫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9942.8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2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崔茂展;赵存宏;田忠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波涛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83;B01D47/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76500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除尘 器用 硫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除尘器用的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脱硫除尘器中的硫化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产生流态化运动区域,使整个设备的流场组织都能够实现气液固三相充分的接触与混合,在低压差阻力前提下采用高湍流度的设计,使气膜和液膜不断更新,减小了气膜和液膜阻力,增大了传质系数,提高了脱硫效率和细小颗粒粉尘的增湿凝聚效果,是脱硫除尘器提高脱硫效率不可缺少的部件。目前,一些脱硫除尘器没有安装硫化器或者安装的硫化器存在诸多缺点:1.脱硫除尘器内的风速及流量很不均匀,造成脱硫效率低;2.细小颗粒粉尘的增湿凝聚效果差,不利于脱硫的进行;3.不便于安装和拆卸及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硫除尘器用硫化器,以解决脱硫除尘器内的风速及流量很不均匀和细小颗粒粉尘的增湿凝聚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脱硫除尘器用硫化器,包括圆筒形壳体,所述圆筒形壳体内的通道内、绕所述通道的轴线均匀且倾斜固定有多个匀流叶片,所述匀流叶片的内端固定在一起,所述匀流叶片的外端固定在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内壁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匀流叶片为八个,所述匀流叶片为平直叶片,所述匀流叶片固定内装于位于壳体中心的芯块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便于连接的法兰,所述法兰上均布有若干螺栓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脱硫除尘器用硫化器,包括圆筒形壳体,所述圆筒形壳体内的通道内、绕所述通道的轴线均匀且倾斜固定有多个匀流叶片,所述匀流叶片的内端固定在一起,所述匀流叶片的外端固定在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内壁上,能够产生流态化运动区域,使整个设备的流场组织都能够实现气液固三相充分的接触与混合,在低压差阻力前提下采用高湍流度的设计,使气膜和液膜不断更新,减小了气膜和液膜阻力,增大了传质系数,提高了脱硫效率和细小颗粒粉尘的增湿凝聚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脱硫除尘器用硫化器,包括圆筒形壳体1,所述圆筒形壳体1内的通道内、绕所述通道的轴线均匀且倾斜固定有八个匀流叶片2,所述匀流叶片2为平直叶片,所述匀流叶片2的内端固定在芯块3,这样的结构,能够产生流态化运动区域,使整个设备的流场组织都能够实现气液固三相充分的接触与混合,在低压差阻力前提下采用高湍流度的设计,使气膜和液膜不断更新,减小了气膜和液膜阻力,增大了传质系数,提高了脱硫效率和细小颗粒粉尘的增湿凝聚效果。所述匀流叶片2的外端固定在所述圆筒形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便于连接的法兰4,所述法兰4上均布有若干螺栓孔5,方便安装、拆卸及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波涛,未经于波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99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频发射器和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
- 下一篇:吸取盖及电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