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通井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0068.X | 申请日: | 200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14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毕明刚;刘兆远;张建宏;滕义军;葛继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涛 |
主分类号: | E21B31/00 | 分类号: | E21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通井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下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通井规。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通井规的功能主要是:1、完成刮削套管内壁毛刺、结垢、水锈等杂物;2、砂柱低于50-100m的前提下,进行反冲砂洗井作业时,易造成管柱因多次起下丝扣的磨损,同时,作业时间长、作业工人劳动强度高、作业成本费用高等缺点。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避免管柱因多次起下丝扣的磨损、作业时间短、减轻作业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作业成本费用的多功能通井规。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通井规主体,在通井规主体的底部设置锯齿,其中,在距离底部10-30厘米的通井规主体的内壁设有多个三角形状的倒钩,倒钩向内倾斜。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倒钩为三个等腰三角形,均匀分布在通井规主体的内壁上,并且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通井规主体的内壁呈30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现有通井规的底部设置坚硬锯齿,套铣冲砂施工便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工作效率。通井管柱遇卡时,可反循环洗井,便于事故处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通井规主体1,一端设有油管扣4,在通井规主体1的另一端的底部设置锯齿2,其中,在距离底部10-30厘米的通井规主体1的内壁设有多个三角形状的倒钩3,倒钩3向内倾斜。所述的倒钩3为三个等腰三角形,均匀分布在通井规主体1的内壁上,并且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通井规主体1的内壁呈30度夹角。
在通井规主体1的底部的锯齿2可用于清理鱼顶周围的杂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它既可保持原有普通的通井规功能,还可以用于砂柱低于50-100cm的前提下,进行反冲砂洗井作业;它利用最底部的坚硬锯齿2可以采用边旋转边下放管柱的方式进行套铣冲砂施工,既节省了作业时间,又提高了作业效率、有效减轻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管柱因多次起下对丝扣造成的磨损。
使用时,如通井管柱遇卡,可反循环洗井,便于事故处理,反洗井时,利用内壁的倒钩捞出井筒内以往作业遗留下的胶皮等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涛,未经王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0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