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中带电线路异物摘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30613.5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9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峰;高希伟;王世伟;辛洪杰;齐光平;张凯;苑义宗;张树海;张忠惠;曹华明;李兰臣;高旭平;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臧传进 |
地址: | 261021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中 带电 线路 异物 摘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摘除空中带电线路悬挂物的工具,具体说是一种空中带电线路异物摘除器。
背景技术
由于大风、人为的原因,空中带电线路上会挂附有许多异物,如:塑料薄膜碎片、风筝、塑料袋、彩旗、布条、尼龙编织袋、磁带等,这些悬挂物在气候变化时易使供电线路发生故障。目前,摘除空中带电线路异物的工作,主要是用绝缘操作杆来摘除,但这种绝缘操作杆是针对带电取灰样工作设计的,用这种绝缘操作杆来摘除空中带电线路异物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而异物在空中带电线路上停留的时间越长,造成线路跳闸的几率越高,给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及时有效摘除空中带电线路上异物的空中带电线路异物摘除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与绝缘操作杆头部相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具有与绝缘操作杆头部齿坐相适应的齿台、紧固螺栓孔,其结构特点是在连接杆上端设有与其交叉连接的工作面,在工作面的一侧设有刀刃。
所述的工作面位于连接杆的纵向一侧,所述的刀刃位于工作面的下侧,或所述的工作面分别位于连接杆的纵向两侧,其中一侧的工作面呈锥尖状,所述的刀刃位于该锥尖状工作面的下侧;另一侧的工作面呈弯刀状,所述的刀刃位于该侧工作面的上侧,并且其刀尖部呈向上弯曲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其工作面的一侧设有刀刃,可以很容易将挂附在空中带电线路上的异物划破并摘除,其具有割、切、挑等多种用途,还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节工作角度,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能最大限度的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所示的空中带电线路异物摘除器,包括与绝缘操作杆头部相连接的连接杆1,连接杆1的下端具有与绝缘操作杆头部齿坐相适应的齿台3、紧固螺栓孔2,该连接方式便于该异物摘除器相对于绝缘操作杆头部相对转动,在连接杆1上端设有与其交叉连接的工作面4,在工作面4的一侧设有刀刃5,以方便快速割断挂附在空中带电线路上的异物。该工作面4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接杆1的纵向两侧,其中一侧的工作面4呈锥尖状,所述的刀刃5位于该锥尖状工作面4的下侧,该侧工作面4呈锥尖状,可以快速插入到挂附在空中带电线路上的异物中,并将其割断。另一侧的工作面4呈弯刀状,所述的刀刃5位于该侧工作面4的上侧,并且其刀尖部6呈向上弯曲状。
图4-图5所示的另一种空中带电线路异物摘除器,包括与绝缘操作杆头部相连接的连接杆1,连接杆1的下端具有与绝缘操作杆头部齿坐相适应的齿台3、紧固螺栓孔2,该连接方式便于该异物摘除器相对于绝缘操作杆头部相对转动,在连接杆1上端设有与其交叉连接的工作面4,在工作面4的一侧设有刀刃5,该工作面4位于连接杆1的纵向一侧,所述的刀刃5位于工作面4的下侧。该结构的异物摘除器其连接杆1的下端的齿台3也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供电公司,未经潍坊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0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腔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LED显示模块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