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路模块电源装置及模块电源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163.1 | 申请日: | 2007-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0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伟京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22 | 分类号: | H02M3/22;H02M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65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电源 装置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电源,特别适用于一种双路模块电源装置及模块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技术缺陷:
1)电路结构较复杂,元器件数目较多,模块电源体积较大,可靠性低。
2)在潮湿、腐蚀气体等恶劣环境下可靠性不高。
3)外观设计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高功率密度、耐腐蚀、高可靠的一种双路模块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元器件数目较少的模块电源电路。
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模块电源装置,由管针、绝缘子、底壳、控制电路板、盖板、标签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控制电路板由成膜基板和电路元器件组成,控制电路板的背面与底壳连接,电路元器件焊接在控制电路板的正面,控制电路的功能端与管针连接,管针与底壳间通过烧结绝缘子绝缘连接,底壳与盖板采用平行缝焊连接,盖板表面贴覆有标签。所说的绝缘子是一个玻璃绝缘子。
模块电源电路,由输入滤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PWM控制电路、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功率变换电路、隔离采样/稳压电路、输出滤波电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其输入滤波电路的一端与管针+Vin、-Vin连接,另一端接入功率变换电路的一端,功率变换电路的另一端接入输出滤波电路的一端,输出滤波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管针+Vo、-Vo、GND连接,隔离采样/稳压电路的一端与输出滤波电路、管针+Vo节点连接,另一端接入PWM控制电路的一端,辅助电源电路的一端、过流/短路保护电路的一端、管针INH、Syn接入PWM控制电路,PWM控制电路的另一端、过流/短路保护电路的另一端、辅助电源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功率变换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1)、合理设计,简化电路,应用厚膜电路技术,采用表贴精密元器件,缩小了模块电源的体积,降低了功率器件的功耗,有效地提高了模块电源的稳定性;
2)、采用全金属气密型封装,有效地防止了电磁干扰,提高了模块电源在恶劣条件下工作的可靠性;
3)、底壳进行了管针定义,增加第一管针标志,易于识别,方便操作,标签设计简单、合理、实用。
通过以上改进,对于模块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首先,通过应用厚膜电路技术,采用表贴精密元器件,有利于模块电源的小型化;采用全金属气密型封装,在潮湿烟(盐)雾等恶劣的环境下,可以有效地降低模块电源的失效率,并防止电磁干扰:在电路方面,通过合理设计,简化电路,使模块电源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得到改善;最后在外观设计上,简单、明了、实用,增加了第一管脚标志,易于识别,方便操作。
该系列电源模块,是一种小型化,高可靠的DC-DC电源模块,额定输入电压28V,输入电压范围16V~40V,输出电压/输出电流:±12V/±O.625A;±15V/±O.5A;±12V/±1.25A;±15V/±1.0A。主要电性能参数技术指标见附表1,附表2。
附表1
主要电性能指标:
条件:环境温度25℃,输入电压:28VDC,100%负载。
备注:
1,纹波测试,采用靠测法。
2,+Pout 20%~80%:-Pout 80%~20%。
3,+Pout 50%;-Pout 10%~50%。
4,输出电压恢复到其稳定值的1%范围内所需的时间。
5,正路负载动态的恢复时间
附表2
主要电性能指标:
条件:环境温度25℃,输入电压:28VDC,100%负载。
备注:
1,纹波测试,采用靠测法。 2,+Pout 20%~80%:-Pout 80%~20%。
3,+Pout 50%:-Pout 10%~50%。 4,输出电压恢复到其稳定值的1%时所需的时间。
5,正路负载动态的恢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块电源装置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放大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模块电源电路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模块电源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伟京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伟京电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沟槽高压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
- 下一篇: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