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田多井短距离串接集气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20031210.2 申请日: 2007-02-09
公开(公告)号: CN201013321Y 公开(公告)日: 2008-01-30
发明(设计)人: 刘祎;何宗平;王登海;杨光;刘子兵;薛岗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E21B43/00 分类号: E21B43/00;E21B33/03
代理公司: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鲍燕平
地址: 710021陕西省西安市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油气田 短距离 串接集气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田采气装置,特别是适合田井数多、井距小,单井产量低的油气田采气使用的油气田多井短距离串接集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些气区,气田井数多、井距小,单井产量低,如图4所示,通过采用气井与气井口的井口装置1连接,井口装置1通过采气干管4与集气站5连接。这种气田集气工艺,不仅工艺复杂,费用高,给生产和管理带来许多不方便,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田多井短距离串接集气装置,以便减少工艺、降低费用使管理和生产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油气田多井短距离串接集气装置,它至少包括气井、井口装置1、管网、集气站5,其特征是:气井与井口装置1连接,通过将相邻的气井井口装置连接成管网,管网与采气干管4连接,采气干管4与集气站5管汇连接。

所述的相邻的气井井口装置连接成管网是通过单井干管串接形成管网。

所述的相邻的气井井口装置连接成管网是通过单井井场串接形成管网。

所述的气井内有井下节流器2,井下节流器2与井口装置1距离在1500米-3000米之间。

所述的气井与井口装置1连接是将气井内的天然气通过油套管接到井口装置1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采用串接的管网形式,几口井来气在采气干管中汇合后集中进站。简化了采气管网系统的建设,增加了集气站辖井数量,减少了采气干管进站的数量,降低了管网投资。采用单井串单井的“井间串接”集气工艺,可以简化采气系统管网的建设,增加集气站辖井数量,一般串接井数为4~8口。通过井间串接等工艺的现场试验,优化了管网布置方案,缩短了采气管线长度,提高了采气管网布置对滚动开发的适应性。新的集气模式大大降低了地面集气管网投资。以苏14试验区块采气管网串接为例,通过以上管网串接形式,使原有的39条进站干管变成了6条进站干管,管线长度也从总长度109.2km,减少成38.9km。同时,单井地面投资减少显著,可由211万元/口,降低到110万元/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单井干管串接采气集气工艺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单井井场串接采气集气工艺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井口装置及集气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气井与气井口的井口装置1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常规采气集气工艺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井口装置及集气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口装置;2、节流阀;3、加热炉;4、采气干管;5、集气站;6、采气管线;7、钢丝;8、绳帽;9、加震杆;10、震击器;11、投放工具;12、井下节流器;13、油管;14、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所示,给出了一种采用单井干管串接采气集气工艺示意图;气井与气井口的井口装置1连接,通过采气管线6将相邻的井口装置以单井干管串接形成管网形式,然后接到采气干管4,采气干管4再与集气站5连接。它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图4方式相比节省了许多管线和设备,施工费用大大降低,工艺大大减化。

图1(b)是单井井场串接采气集气工艺示意图;通过采气管线6将相邻的井口装置以单井井场串接形成管网形式,然后接到采气干管4,采气干管4再与集气站5连接。同样它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图4方式相比节省了许多管线和设备,施工费用大大降低,工艺大大减化。

如图2所示,它给出了实施例1气田处理工艺,气井内的天然气通过油套管接到井口装置1,直接从井内输出的天然气气压很高,它要通过节流阀2节流降压后进入加热炉3进行加热,在此工艺中,需要控制系统调整各种阀门,需要测量流量、温度、压力。然后通过采气管线6接到采气干管4,由采气干管4将天然气输送到集气站5处理。当气田井数多、井距小,单井产量低的情况下,通过节流阀2节流降压后进入加热炉3进行加热的工艺显然给生产和管理带来许多不方便,增加了加热炉的数量,增加了生产成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