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子压力计托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687.0 | 申请日: | 200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7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赵亮;龚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元亨石油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14 | 分类号: | G01L19/14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凤岐;席树文 |
地址: | 721013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子 压力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子压力计托筒。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压力计因其录取精度高,可靠性强,已经在油田被普遍地用来进行压力值的录取,随着测试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全通径工具在油田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所以用户对电子压力计托筒的使用又提出了大通径的要求。现有的压力计托筒采用的结构是将压力计放置在托筒体和外筒之间的空间内,这样势必导致工具的通径减小而影响用户对全通径测试作业的要求;或者采用将工具的通径做成偏心结构,但这样又增加了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因此,只有有效的缩小电子压力计的安装空间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和设计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电子压力计托筒,其筒体为一整体结构,轴向制有大通径的通孔,筒体外壁上制有放置压力计的凹槽,压力计通过压环固定在筒体上的凹槽内实现压力的录取,结构简单新颖,制造容易,且成本低,完全能够满足用户全通径测试作业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新型电子压力计托筒,其筒体(1)内沿轴向制有大通径的通孔(2),筒体(1)的上部沿径向制有与通孔(2)相通的小孔(6);筒体(1)的上端制有外螺纹连接头(3),筒体(1)的中部外壁上纵向制有放置电子压力计(10)的凹槽(4),筒体(1)的下端制有内螺纹连接孔(5),且内螺纹连接孔(5)与通孔(2)相贯通;凹槽(4)的上端设有传压块(7)和压力计接头(8),压力计接头(8)连接在传压块(7)的下端,压力计接头(8)上轴向制有内孔(9),传压块(7)上制有传压孔(18),且传压孔(18)的一端与内孔(9)的上端相通,另一端与小孔(6)相通,内孔(9)的下端与电子压力计(10)相通。
所述筒体(1)的中部外壁上纵向制有2-4个均匀分布的凹槽(4),且凹槽(4)的上部为矩形凹槽(19),中下部为弧形凹槽(20),电子压力计(10)及压力计接头(8)位于弧形凹槽(20)中,传压块(7)通过螺钉(21)固定在矩形凹槽(19)中;弧形凹槽(20)上下端的两侧制有小平面(11),小平面(11)上制有螺钉孔(12),压环(13)通过螺钉(14)、螺钉孔(12)将电子压力计(10)固定在弧形凹槽(20)中。
所述筒体(1)上、下端外壁上分别制有外六方形工具面(15,16)。
所述筒体(1)的中部外壁上纵向制有4个均匀分布的凹槽(4),其中两个凹槽长,两个凹槽短,且长、短凹槽相间排列。
所述筒体(1)的中部外壁上纵向制有空槽(17),且空槽(17)位于凹槽(4)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新颖,制造容易,成本低,可靠性高,完全能够满足用户全通径测试作业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1的D-D剖视图,
图6为图1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3、4、5、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新型电子压力计托筒,其筒体(1)内沿轴向制有大通径的通孔(2),筒体(1)的上部沿径向制有与通孔(2)相通的小孔(6);筒体(1)的上端制有外螺纹连接头(3),筒体(1)的中部外壁上纵向制有4个放置电子压力计(10)的凹槽(4),其中两个凹槽长,两个凹槽短,且长、短凹槽相间排列,筒体(1)的下端制有内螺纹连接孔(5),且内螺纹连接孔(5)与通孔(2)相贯通。凹槽(4)的上部为矩形凹槽(19),中下部为弧形凹槽(20),电子压力计(10)及压力计接头(8)位于弧形凹槽(20)中,传压块(7)通过螺钉(21)固定在矩形凹槽(19)中;弧形凹槽(20)上下端的两侧制有小平面(11,小平面(11)上制有螺钉孔(12),压环(13)通过螺钉(14)、螺钉孔(12)将电子压力计(10)固定在弧形凹槽(20)中。压力计接头(8)连接在传压块(7)的下端,压力计接头(8)上轴向制有内孔(9),传压块(7)上制有传压孔(18),且传压孔(18)的一端与内孔(9)的上端相通,另一端与小孔(6)相通,内孔(9)的下端与电子压力计(10)相通。此外,筒体(1)上、下端外壁上分别制有外六方形工具面(15,16),外六方形工具面(15,16)为紧固工具的工作面。筒体(1)的中部外壁上纵向制有空槽(17),且空槽(17)位于凹槽(4)之间,以减轻筒体(1)的自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元亨石油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市元亨石油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