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常压煤气两用热水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2006.2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97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治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常压 煤气 两用 热水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两用热水炉,特别是适合于石油等工矿行业的独立站场、生活点使用的热管常压煤气两用热水炉。
背景技术
常用的热水炉有立式、卧式,常压和承压等各种构造形式,但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有锅炉排烟温度高、热能力利用率低,制造组装工艺复杂、体积大不便运输等缺点,尤其不适合于石油等工矿行业的独立站场、生活点的供热工程设备的配套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热水炉锅炉排烟温度高、热能力利用率低,制造组装工艺复杂、体积大不便运输等缺点,特别是为了解决石油等工矿行业的独立站场、生活点的供热工程设备的配套使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常压煤气两用热水炉,它能克服以上缺点,完全满足行业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热管常压煤气两用热水炉,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炉体外壳13、辐射段火筒15、排烟筒18,排烟筒18外套接有热管14。
所述的辐射段火筒15连接在炉排上方,辐射段火筒15是桶形状,桶形内接近出口处有对流管束16,对流管束16两端不等高,靠近炉门2端低,远离炉门2端高,使对流管束16两端形成的平面与水平面呈8--12°夹角。
本实用新型热水炉,为燃煤燃气两用,采用热管常压的形式,有效改进了锅炉火筒结构,增加了辐射段传热,降低了炉膛出口烟气温度,避免了对流段的热管被高温烧坏,使热管在对流段的使用得到实现;提高了传热强度,大大减小了对流段传热面积,使锅炉体积、重量大为减小。特别适合于石油等工矿行业的独立站场、生活点的供热工程设备的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示意图。
图中:1、手孔;2、炉门;3、检查门;4、热水出水管座;5、排污管;6、人孔;7、温度计接口;8、水位计接口;9、热水回水管座;10、通气管;11、进水管座;12、溢流管;13、炉体外壳;14、热管;15、辐射段火筒;16、对流管束;17、烟囱;18、排烟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圆柱型炉体外壳13表面设置有手孔1、人孔6、水位计接口8、进水管座11、热水回水管座9、热水出水管座4、排污管5、通气管10、溢流管12、温度计接口7、检查门3、炉门2;在炉体外壳13的顶端设置有烟囱17,排烟筒18外套接有热管14,热管14的对流段连接在其下部的辐射段火筒15的出口上,形成锅炉对流面;下部的辐射段火筒15与其下方的炉排连接形成桶形传热面。
热管14的对流段是在桶形对流面上加装了强传热元件,热管14整体外型为圆桶形;辐射段火筒15连接在炉排上方形成桶形传热面,在桶形内接近出口处设置降温凝渣对流管束16,对流管束16两端不等高,靠近炉门端较低,背离炉门段较高,使对流管束16形成的平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8--12°。炉排在燃煤时使用,由4块铁蓖状灰铸件组成圆形平面,下部进风,上部为燃煤,在燃气时去掉;烟囱17的烟管为圆桶形,并设置有调节挡板。
本实用新型热管常压煤气两用热水炉的主要系列分类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